首页

搜索繁体

第291章 良镛先生和三石小友

    金庸先生说起话来不缓不急,稿子文笔优美,显示出很深厚的国学修养。他最后寄望作协在成立之后成为hK文学界交流的论坛,成为沟通两岸三地的桥梁。

    查先生是一个很有家国情怀的人,对于九七回归很期待,并感到很高兴。

    他是个传统文人,大节不亏,至于私生活嘛,还是那句话,和外人没有任何关系。

    金庸讲话后,最后上台的是hK作联的主席《会汇报》副主编作家曾敏之先生。实际上,hK在之前就成立过一个作家联合会,曾敏之是首任主席。不过,这个协会毕竟带着殖民地色彩。现在回归谈判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港岛要和内地接轨,成立作协,也算是一种态度,很有意义,这也是新华社分社的极力促成此事的缘故。

    参会作家中除了倪框这种通俗文学作家之外,还有大量兼职的纯文学作家和诗人,比如陶然、黄维梁、吴羊壁、黄庆云……大伙儿都很兴奋。

    唯独倪框很不以为然,更是对金庸先生提出的作协成为沟通三地的桥梁甚是不屑。

    孙朝阳这次能够得到邀请与会,其实就是蹭蒋见生的面子,过来开开眼界,追追查良镛先生的星。实际上,等金庸讲完话下台后,他就凑了过去,做了自我介绍,掏出笔记本请查先生给自己签个名。

    金庸却是听过孙朝阳的名字,眼睛亮了,笑着小声道:“孙三石,我读过你的《棋王》,很有意思,每次看的时候,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对了,蔡澜是个美食家,他也对你小说中关于美食的描写连声叫好。”

    旁边的蔡澜笑着点点头,也低声说:“三石,你小说里说到蛇羹这道菜,下来约一下,我请你吃蛇咬鸡。”

    金庸又道:“三石,说来也巧,我小说里也有写下棋。”

    孙朝阳:“《碧血剑》我很喜欢,木桑道长嘛,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二十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不过,先生写的是围棋,我写的是象棋。”

    金庸:“都是国粹,一样一样,有机会咱们手谈一局。”

    孙朝阳:“围棋我只知道死活,其他就不懂了。如果先生有机会去内地,我给你介绍一位高手。电视剧《济公》主演游本倡知道吧,他下得不错,佛法修为颇深。”

    金庸意动:“听说过,游先生是有大德的,我下次去内地,一定和他见见。下棋就免了,谈谈佛法吧。”

    旁边,蔡澜:“下什么棋啊,三石,到时候介绍几家好馆子。”

    金庸哈哈笑着,从包里掏出一本书,正是他所着的《碧血剑》上集,签了名,递给孙朝阳:“还请三石小友斧正。”

    孙朝阳:“不敢,不敢。”

    半本《碧血剑》是明河出版社出版的一版书,装帧精美,里面的插图是某着名画家画的。金庸社会活动多,包里都会塞上几本自己的书,用于应酬。

    这是第一版金书,又有他的签名,颇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