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90章 香江四大才子

    新华社hK分社位于弥敦道街边,门脸不大,看起来很普通。但胜在这里是hK最繁华地区,交通方便,得地利之便。

    门口挂着一个灯箱,上面都是繁体字。走进去,墙壁上挂着好多名人黑白照片,最醒目的是周公那张英俊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脸,接着是几任社长。在其中,孙朝阳看到老朋友陈凯哥未来亲戚乔冠化。凯哥的电影《黄土地》已经上映,据说票房还可以。孙朝阳也没去看,主要原因是一部电影时间太长,实在是坐不住。而且,孙朝阳平时从事的是脑力劳动,看电影专挑爆米花,太费神的就免了。凯哥同志和在美国留学的前妻已经办完离婚手续,听说最近正在和洪姓女士交往,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接下来等待他的还有两段婚姻,直到最后遇到嫦娥姐姐,陈导年纪大了,折腾累了,才开始安心过日子。

    真叫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孙朝阳从不关注朋友的私生活,站在道德高度去批判别人的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前段时间,四川的爹娘给孙朝阳写信说他们去看了《黄土地》,老两口对这部片子意见挺大,说都不知道讲的什么。实际上,陈凯哥,包括后来的张艺谋的电影都有个大问题——不会讲故事,情节乏味不说,很多地方也有逻辑漏洞,经不起推敲。

    但摄影却是很棒的,当风光片看很有意思,享受画面之美。

    孙朝阳三人从门口进去,上了二楼,里面豁然开朗,地方大,房屋装修得也漂亮。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又引去会场。

    今天的两地文艺座谈规模不大,只五六十人左右。包括穗港两地作家、分社领导和hK社会贤达。

    蒋见生丢下孙朝阳和莱斯莉,自去寻他那个哥们儿。

    会场里的人孙朝阳一个都不认识,只能在里面溜达。正是下午茶时间,会场边上摆了几张桌子,上面放着点心、水果和锡兰红茶,都是以往在大陆见不着的稀罕玩意儿。

    莱斯莉吃得那叫一个痛快,满口都塞满了食物。孙朝阳却对这些东西敬谢不敏,毕竟是当过老年人的,注重养生,很排斥这种高糖高热量的东西。伸了几次手,却又缩回来。

    “不知道该选什么?”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

    孙朝阳转过头去,就看到两个中年人。一个戴眼镜的,一个不戴。

    说话的正是那个戴眼镜的,此人白白胖胖,脸肿得像个粽子。他穿着一件灰色西装,领带上夹着领夹,胸口的名牌上写着“倪框”两个字。另外那个中年人则国字脸,气质甚好,胸口的名牌则写着“蔡澜”二字。

    孙朝阳啊一声,顿时激动,急忙尊敬地说:“原来是倪框先生和蔡澜先生,我是来自北京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孙三石,来hK公干,恰逢盛会,不胜荣幸。”

    眼前这二人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倪框是科幻作家。孙朝阳前世做生意开租书店的时候,倪框的《卫斯理》和《原振侠》系列出租率极高,很是帮他赚了不少钱。他当年熬夜读倪框的科幻小说,每每看到精彩的地方,禁不住击节叫好。

    他尤其喜欢《原振侠》,喜欢女主角黄娟,曾经还幻想过“娶妻当娶黄娟。”至于卫斯理的女主角白素,他倒是没什么印象,感觉人物形象不是太突出,就是个Npc。

    至于蔡澜,则是位散文家,文章写得极好,发表在报纸上的社论观点犀利。

    倪框、蔡澜,加上黄沾和金庸,乃是hK的香江四大才子,此四人撑起了hK文学的一片天空。

    偶像,偶像啊,孙朝阳很兴奋,急忙伸出手去。

    不料倪框却将手背在身后,问:“没吃过茶点吧,你们那里没有这些东西。嗯,机会难得,多吃些,等回国可就吃不到了。”

    蔡澜忙握住他的手,打圆场:“孙作家你好,别搭理倪框,他就这脾气,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