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18章 年前

    很快到了二月一号,天气更加暖和,但太阳一落山,依旧春寒料峭。

    孙朝阳的《暗算》第二部还在赶稿,第二部篇幅很长,有十万字左右。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周昌一联络的,那边对这本书很满意,写信过来请孙朝阳过去谈谈。

    刚开始的时候,孙朝阳内心还有点忐忑,怕人家让自己改稿。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对文学的认识,别人觉得好的地方,他们未必就得趣。

    孙同志说穿了就是个文抄公,自己肚子里有几桶水自己清楚。真让改稿,还真不知道怎么弄,可那边让去又不得不赴约。

    他去之前已经做好了和编辑争执,然后拼死也不删改一个字,最后彼此翻脸的心理准备。

    还好编辑并没有让他修改的意思,跟孙朝阳聊了半天文学,最后叮嘱,第二部的稿子快点拿出来。不然,第一部只十来万字,内容单薄了些,不好成册。

    孙朝阳倒有点不好意思,问道,编辑老师,拙作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吗,还请斧正。

    编辑忽然笑起来,你是不是怕我让你改稿子,放心吧,你这本书的亮点在题材和故事,至于其他都不要紧。真改,反失去了韵味,就这样吧。

    因为是年底,各单位人心都散了,大家都没有心思做事。所有工作,都会放在来年再说。孙朝阳的小说正式出版发行的事也是如此,不急。

    孙朝阳照例每月去中作协的两三次,他现在还是中协的创作员,领着每年三百来块的创作扶持,好歹也要去点个卯。

    创作室那边每天都会几个作家来写稿,以往大家见了孙朝阳就点点头,也不深交。自古文人相轻,孙朝阳以前也就有一部短篇小说拿得出手,很多作家对他都是不以为然的。现在暗算一出,大伙儿明显地对他客气了许多,已经有人约他出去吃饭,当然,最后还是孙朝阳买单。孙朝阳为人豪爽,最喜欢买这种小单,惠而不费,何乐不为?

    孙朝阳其实最挂念的是自己的户口和工作关系问题,但他上次和中协的几位小领导关系搞糟,找上门去,人家都是阴阳怪气一通。说,孙三石你那么高稿费,连通俗文学的钱都恰,进中协上班,有必要吗?

    分明就是说你孙朝阳格调太低,拉低了国字号单位的层次。

    孙朝阳很头疼,也不知道该如何弄。

    听道他说起这事,蒋见生一笑,说:“朝阳你糊涂了,如果真想要北京户口,找个单位挂靠还不容易,为什么非得进中协,你和那边的人又合不来。这事你也不用操心,我来帮你弄。”

    孙朝阳问:“挂哪里,音乐公司,还是今古传奇,这两家都是混合所有制,不算正规单位,也挂不上户口和粮食关系呀。”

    蒋见生:“谁说要挂那两家单位了,国家政策一时一变,说不定什么时候那两处都被关停并转了,我们还得重起炉灶。对了,这北京的教学质量真不错,比我们武汉好,关键是进名校本地户口有很多优惠。我儿子那成绩,如果在武汉,也就考个本地重点,清北复交要出一把子汗才够得上。但如果是北京户口,进北大很轻松的。我已经找了个单位,准备把户口弄过来。”

    孙朝阳:“小强挺聪明一个娃,是得进名校才行。对了,你进的是什么单位?”

    蒋见生:“区里的五四三办公室,每周要去坐班一两次,很麻烦的。对了,区里粪便管理所我也有关系,要不要把你弄进去。”

    孙朝阳疑惑,问什么是五四三办公室,蒋见生回答说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粪便管理所,顾名思义,就是处理公厕粪便的。

    孙同志有点尴尬说:“我觉得,还是找个正经的文化单位好些,不然面子上挂不住。”

    蒋见生:“确实啊,你一个大作家,去清运粪便是不好听,降格调,影响作品销量。我琢磨琢磨,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他们聊这事的时候,正在蒋见生新买的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