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寒烟渡

    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以来,人们在世多受磨难。不是战火四起便是天灾不断。而人们在受此磨难之后便多向往天上遥不可及的神仙生活。于是,一些聪慧之辈便遍访古书古迹总结出了一些练气修行之法,是为修真。而这些法门其实并不能真的帮人们修炼成仙,但却也能让人变得极其的强大。其中一些骄楚之辈更是有通天彻地的大神通,翻手为云,覆手为雷。所以世人也多以神仙相称。

    到如今修行之法之多林林总总可比天上星辰。修行之法不同,行事也多不相同。其中一些行事仗义之辈便被称作正派,而一些行事邪恶之辈便被称为邪道。

    沧海桑田,自古正邪两道纷争不断。到如今更是泾渭分明。以寒烟江为界,寒烟江以南便是以菩提寺、玉清门、万花阁为首的正派之地。而寒烟江以北的八万里白山黑水之中却是隐藏着修罗门、魔刀堂、无情宗等邪道派别和诸多异族。

    寒烟江终年被一层淡淡的烟雾笼罩,烟雾甚寒。月光照射之下一片淡淡的清辉,如同一条玉带一般横卧在神州浩土之上。故名寒烟江。寒烟江两侧沿岸更无城镇,只有一个个小小的渡口——寒烟渡。这也是普通百姓进出八万里白山黑水的唯一入口。

    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雨后的天空还飘荡着丝丝的乌云。湿湿的微风从寒烟江上吹来,带着淡淡的寒烟吹打着一方千年的无名碑。说是千年,但这无名碑在这里矗立了多久并没有人知道。只有那斑白的颜色和上面那层深绿色的青苔在显示着它的古老。

    在这层层青苔的衬托下显现出了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一江烟雨任平生————寒烟渡。这行大字个个铁画银钩,尽显峥嵘。

    雨后的寒烟渡是莫剑鸣眼里最美的风景,越过一个个水洼,莫剑鸣提着一竹篮饭菜来到了寒烟渡那个亘古不变的渡口。举目望去一层淡淡的烟雾笼罩在江面上缓缓地飘动,一丛丛芦苇在烟雾里时隐时现真是个:寒烟一度随春水,华丝半鬓任平生。在这一片朦胧的江水旁边站着一个书眉星眸的少年。少年身材稍显单薄高瘦,脸色有点苍白嘴角微微的紧绷,手里提着一个竹篮,正是莫剑鸣。

    莫剑鸣站在渡口看了看被烟雾锁住的寒烟江眉头微微皱了下,提着竹篮的手又紧了几分。这少年站在渡口等了片刻,似乎在等什么人一样。随后又看了看依旧缓缓飘动的烟雾踮起脚尖,把手撑在嘴旁:“僧爷爷,你在哪儿啊?”

    一声稍显稚嫩的呼唤在江面上荡开。

    东去的江水带走了淡淡的寒烟,也带走了这声叫喊。寒烟江如同睡着了般的静谧,只有低低的虫鸣声。但不一时一声佛号从烟雾中传来。

    “寒烟渡口,渡人渡己,阿弥陀佛。”

    随着这声佛号,寒烟江江面上的那层烟雾如同活了般开始向两面飘动。一帆小舟如同分开了烟幕般从中缓缓驶来。

    细目望去,一个身着杏黄色僧袍的老僧单手礼佛,微微垂头的站在小舟的船头。老僧虽然面容枯槁但双目含光,丝毫不显颓态。其实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舟并没有帆,老僧也没有撑篙。但小舟却是无风无篙的悠悠驶来,端的是十分神奇。

    老僧很久以前就开始在此渡人了,至少在莫剑鸣记事起老僧就在此了。没有人知道老僧从何而来,只知道忽然有一天江上就多了一位僧人在此渡人。在此乘渡的人都是乡间的普通百姓,哪里见过小舟自渡的神奇情景,因此便多以神僧相称。其实老僧是有法号的,老僧的法号是无相,只是老僧从未向人提起,就像从未向人提起他从何而来一样。

    莫剑鸣见到无相从江中驾着小舟驶来微微一笑,淡淡的书眉弯起一个俊朗的弧度,又紧了紧手中的竹篮,紧步赶上了已经从小舟上渡下船来的无相。

    “僧爷爷好”

    无相抬起头,苍老的面庞上显现出一脸的慈祥。伸出另一只没有礼佛的手摸了摸莫剑鸣的头。随后目光流转看了看莫剑鸣手中的竹篮眉头微微一皱。

    “小施主,老衲的习惯你是知道的,怎么今日你又。。。”当下微微摇了摇头。

    莫剑鸣虽然年纪不大,但甚是聪慧。微微偏头,抿嘴一笑露出两颗洁白的小虎牙道:“僧爷爷,我知道你从来不吃我从来的饭菜,但今天可是我十二岁的生日,所以僧爷爷你可一定不能拒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