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 55 章 舌尖上的鱼丸

    寅时末,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的时辰,若娘带着老四老五,已经离许家村很远了,每个人的背上都背着竹篓,走一段歇息一段。

    若娘坐在路边石头上锤了锤隐隐泛疼的腿,心里想的是等她挣够了钱,一定要买一辆牛车!

    路走多了,又累又耗时。

    到青山镇石牌楼下时,远处的天空渐渐泛白,只有两个小兵在城门外守着,若娘交了三个铜板进去后,转头看到这两个年纪小小的兵,穿着沉重的盔甲,十几岁的模样,一个还用手揉了揉犯困的眼睛。

    “老五,等会开摊了,你送两碗鱼丸过来给这两个小哥。”

    老五闻言,也回头看了一眼,点点头,答应的很快,跟他一向抠搜的性子一点都不符。

    此时的街上,都是准备开摊卖早点的,若娘先去了西市的铁匠铺,赶巧,今日师傅开门早。

    炉子,板车加上小锅,三两银子。

    历朝历代,铁都是管制品,若娘订的这些都是拿了户籍来验过后,才买到的。

    她如今是单独的女户,与老许家分开,按照律吏,每年也需要缴纳赋税银子了。

    “大妹子啊,这些东西可不轻,你小心着点。”铁匠铺是个高大粗壮的汉子,跟新回村的那个许来金看着像是一路人。

    若娘暗地里打量了几眼,“师傅,谢谢你了,这么快就给我做好了,刚好赶上今日出摊,等会我让我家小子来给你送碗热汤,师傅你也尝尝咱们家的手艺。”

    “要是喜欢,以后多去捧捧场呀。”

    “那行,大妹子,谢谢你了。”汉子也是个爽快人,还帮着若娘将东西都送到了东市。

    若娘将摆摊的地方选在了离石牌门不远的地方。m.

    炉子架好,老四利索地生了火。清水是在东、西市交接处桥边的井里打的。

    打这个井的人,似乎就是为了大家方便,什么人都可以去取,也没人管着。

    若娘在锅底放了一小勺猪板油,再加了几滴菜籽油,刺啦一声,猪油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隔壁是一个卖包子馒头的,挑了一路,到这里都凉透了,夫妻俩也没舍得花钱买个加热的炉子,生意一直都是清清冷冷的。

    一看若娘的做法,两人对视一眼,相携走了过来。

    “哟,妹子,新的来?看着有点面生呀!”

    “对,新做了些吃食,想来试试能不能卖几个铜板。”若娘抬眼看来人,夫妻俩都是一副尖嘴猴腮的刻薄模样,额头的皱纹深厚,一副被生活耗尽了的模样。

    若娘手中的动作不停,很快第一锅鱼丸就慢慢浮了上来,若娘一个碗里盛了八个,让老五先送去给城门口的小兵。

    白元端着两只碗到的时候俩小兵也正要换岗,替他们的是两个有了些年纪的大叔,老五只端了两个碗,现在有四个人,这...

    脚下一顿,老五转身想回去找娘问问怎么办,但,他总不能一辈子依靠娘...

    重新转过身,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带了笑,稳稳当当地朝着说话的四个人走去。

    “几位官差大人,小子许白元,打扰了。”老五手里端着碗,就对着几人弯腰,行了一礼。

    “是你啊,你不是刚刚进的城?”一大早带着小娃进城的不多,还是个妇人带的,两位小哥有印象,认出了人。

    “是,官差大人好记性。”

    “是这样,我娘近日在家做了点吃食来镇上卖,刚刚进城看官差大人们面有疲色,就让小子给大人送碗汤喝,暖暖胃。”

    “哦?大娘有心了,那我们兄弟几个就尝尝你娘的手艺!”为了进镇方便,时常有人给他们送点小东西,若娘此举,也不算突兀。

    “是,这两碗您二位先喝,这两位差大哥该是下值了,不如随小子去我娘的摊位喝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