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第二章


    “哎呀,不是今日刚嫁进门的姨夫人,是小侯爷的正夫人啊!”来禀告的小厮焦急得满头大汗,“小侯爷说正夫人昨日与他和离,今日一早就不见了,我们侯府找了一整天没见着人,就想来问问夫人她是不是回娘家来了。”

    花夫人反应过来了,忽地激动不已,捂着脸低声哭泣,花大人则是勃然大怒,摔了个茶杯,差人去找她。

    “她虽为花家亲女,却一点也比不上瑶儿,如此不知体统,老给我惹些麻烦,”花大人怒发冲冠,面红耳赤,将桌子拍得直响,“夫妻之间是随随便便就能和离的吗?!”

    “还不是怪你!要不是你当年惹下风/流债,致使那贱人怀恨在心,把我的孩子抱走,她会沦落乡野,没娘疼,没爹教吗?”花夫人失声痛骂。

    “你就没错吗?”花大人掀了桌子,指着花夫人大声斥责,“如果不是你善妒,会逼得那个疯子潜入府里,又是放火又是偷天换日的吗?”

    夫妻两人吵闹不息,管家、婆子们听到动静,齐齐挤进门来,劝导的劝导,顺气的顺气,折腾半晌,花大人最后厌烦地抛下句那丫头乡野长大,疯够了定会自行回来,甩袖离去。

    花夫人则止了眼泪,哀哀怨怨地对自己的贴身使女道:“池见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为了她能嫁入侯府,我厚着脸皮跑了侯府多少次,要不是我那闺友是个重诺的,记得指腹为婚这事,不然以池见的资质如何配的上长言。”

    “即使长言不喜欢她,也能保她日后衣食无忧了,母女一场,我已经尽力让她过得最好,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和离,传扬出去,外人定要以为花家教养不够,两姊妹不和。”

    “难到她是气愤姝瑶嫁给了小侯爷?”花夫人疑惑道,“可姝瑶分明是我看着长大的,和小侯爷也是青梅竹马,两人情深,实在难让人忍心不成全啊。”

    “夫人啊,”嬷嬷应声道,“我记着才接二小姐回来时,她就个鲁莽、没规没矩的性子,顶着个义女的名头,败坏咱们花府的名声,让老爷夫人你们帮她补过多少篓子,如今她已嫁入侯府,若还知报恩,就应该早早回侯府赔礼认错,不让您和老爷担心……”

    花夫人听完似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怎么说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快多差些人去找找,不过千万不能将两人和离的事传扬出去!平白惹了外人笑话。”

    嬷嬷应了一声就下去找人,花夫人也怀着池见可能会自行回来的想法,起身去休息了。

    一番喧闹过后,躲在暗处站麻了脚腿的池见从屏风后绕上前来,在一片狼藉中踉踉跄跄地站定。

    原来他们一直是这样看我的——把骨肉相认当作恩赐,把送她嫁入高门看做补偿,难怪从不过问她过得如何,还亲自将姐妹嫁给她的丈夫,哈哈,太可笑了。

    不过也说得通,她的存在会揭开花大人花夫人感情的遮羞布,会一次又一次提醒他们,当初他们是多么被动,被一个疯女人给耍得团团转。

    怪不得要早早将她嫁出去,怪不得不敢承认她的真实身份,只认她为义女,于他们而言,她既是污点又是累赘。

    真是有多大的期待就有多大的失望,如此这般,她还当什么花家二小姐花池见?以前那个农家池见才是真正的她,以前的自由自在才是她想要的。

    池见拼命抑制着就要流出眼眶的眼泪,悄然推开窗,翻身离开,这地方于她同样是格格不入,她若是强留,越来越难堪的只会是她自己。

    从花家出来时,天色已晚,夜幕低垂,城门紧闭,池见出不了城,就背着包裹踏着月色,一个人在大街上茫然地闲逛。

    她蔫头耷脑地行至一处巷口,冷不丁听到一句——“小姑娘,这黑灯瞎火的跑街上来,是不是来找哥哥们玩儿啊,哈哈……”

    这声音光听着就让人觉得恶心,池见立刻警觉闪身隐在暗夜,探头出去发现居然是几个喝得醉醺醺的酒鬼,将一个姑娘堵在巷口欲行不轨。

    那位姑娘应当是被吓坏了,提着灯笼连连后退,几个酒鬼一边步步紧逼,一边浪笑调戏,言语放/荡/污/秽,不堪入耳……

    池见自小学的是侠义之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何见得了这一幕,二话不说撸起袖子直奔他们而去。

    只见她一个腾身抬腿下踢,踹翻一人后,仰身弯腰躲过凭空抛来的酒壶,弹身在地上站定,一手挡着那位姑娘,把她护在身后。

    被堵的那位姑娘不知是不是被吓蒙了,也不先行离开,眼睛睁得大大的,目光丝毫不错地盯着池见。

    池见怕她碍手碍脚,只好侧目提醒她快跑,自己迎着那上前反击的混子,打将上去。

    活了两辈子,她日日忍受着顾长言和花姝瑶的侮辱讥笑,时时听着花、顾两家长辈强调她举止无状,难登大雅之堂,嫌弃她、看不起她……桩桩件件的事,让她积累了一肚子的怨气,此番正有人撞在枪口上,她一心想狠狠地发泄出来!

    那几个混子本就醉得双眼昏花,哪里是池见的对手,不过顷刻,就被打得鼻青脸肿,像阴沟里的蛆虫,躺在地上艰难地扭着身体,哀嚎不止。

    如此情形于她们已然没了威胁,但池见非但没有停下,动作还愈发狠厉,打得几个酒鬼更加惨烈地嚎叫,将夜巡的官兵都引了过来。

    被她救下的那位姑娘怕惹出大麻烦终于有了动作,手疾眼快地从地上拾起刚刚从池见身上掉出来的纸笺,一把拽着池见的手腕,提着灯笼往外跑。

    只是她似乎格外气虚体弱,没跑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惹得池见极不忍心,大跨一步上前,揽了她的腰,飞身上了旁边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