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关东的天气,就是这样,寒潮来的快,却退的慢,一场北风刮过,接连过去了几天,气温还不见回暖。十几个建筑工人躺在炕头上,每天都是吃饱等饿,好像他们来这里享清福似的。虽然每天都有饭吃,可他们也不愿这样待下去。他们来关东是挣钱的,一天不干活,老板就不发给他们工资,也就没有钱赚,都是闲的骂空,心里油煎火燎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如热锅上的蚂蚁。

  小黄和小赵帮着那个大师傅改过梁架的第二天,大师傅又走了,说是他正在牡丹江市一家建筑公司里干着活,是请了一天假来这里的,回去还是接着上班。等他在那里再上一段时间的班,再来这里跟着老板干,那时就不再走了。

  这样小黄和小赵也就闲了下来,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每天待着没事干。困了,就躺在炕上睡觉;饿了,梁婶做好了饭,就吃。有时闲着太无聊了,就和小芳几人唠唠嗑、打几把扑克牌,或到储木场的周围转一转,打发这无聊的日子。

  时间接连又过去几天。这天刚吃过早饭,大家放下碗,还没来得及进内房间里,老板来了。老板来到房里,那是阴沉的很,脸上一点笑意都看不到。其实,他是高兴不起来,只因够不上开工,手下十几个建筑工人,虽然不干活不发给他们工资,但每天的吃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资。所以,他也不想浪费这部分钱,那是心里上下不是个滋味。

  梁婶正忙着洗锅洗碗,她见到老板,就打了声招呼:“老板过来啦?”老板看了眼她,又点点头,却没有回话。梁婶一笑,就没有再说什么话,就回头一心的洗锅洗碗。

  老宋吃过饭,把碗放到了案桌上,又挪身到一旁,从兜里抽出一支烟来,叼在嘴里刚对着火,就见老板走进房里。他见老板脸色不好,也没急着向他打招呼,怕老板有什么火气,急了要对他发火。这时他见梁婶打过招呼,老板不温不火的,也没有说话。就问了句:“咱们什么时候能开工?”

  其实老宋也是等急了,在家里他是一家之主,一家几口人要吃饭,他要养家糊口。如今来关东不少天了,一直不能开工干活,又赚不到钱,心里也是闲不下去了。

  老板听了老宋的问话,那是恨恨的说了一通:“他奶奶的,这是什么鬼天气!到了这个时间了,老是不见回暖。这真的急死人了。”老宋听了老板这话,料想心里也是窝着火气,日子也没那么好过,也就不再问下去了。接着向老板一笑,又开始一心的抽起烟来。

  一时梁婶洗好了锅碗,就动身回家走。她经过老板身旁,又说了声:“我回去了。”又接着向门外走。其他人见老板没有别的事情,有的就动身走去内房间,要去炕上休息去了。

  老板站在房里,在梁婶走过后,就从兜里抽出支烟来,叼到嘴里,又走到老宋面前,给他借火对着了自己的烟,接着抽了几口,随即从嘴里吐出一串烟圈,又咳嗽了几声。这时转过脸来,眼看着小黄,就说:“小黄,最近瓦工还是开不了工,你和小赵还是接着干点木匠活。”

  小黄也是吃过饭,把饭碗放到了案桌上,刚想去内房间,见老板来了,也就停住了。他怕老板了这里有什么任务,就一直没有离开。这时听老板又要派他和小赵去干活,就低声问:“去干什么活?”这是自梁架出错后,他又没了勇气。

  老板没有在乎小黄的表情,又说:“咱们住这房子的隔壁的那间房子,从建成房子以来,一直没有安装门窗扇。你和小赵一块把门窗扇做了,给安装上。”接着又交代说:“用的木料,都在房子里放着。木料全是红松料材。”然后又说:“你们就看着干罢。”话后,就转身走了。

  小黄看到老板这态度,心里也不高兴,心想:“端谁的碗,服谁管。吃他的饭,跟他干活,那就要听他的。既然他派下活来了,那就得干,否则,那就回山东老家。”他见老板走后,就开始吆喝小赵。

  小赵已去了内房间里,刚才老板的一番话,他也听得清清楚楚。这时听到小黄叫他,也就走了出来。他看到小黄后,就抱怨说:“赵师傅不来到,你还答应干这活?”小赵这是对他们俩一块干活,也是干的不宠信了。小黄说:“老板派咱们干了,咱就得干,不然就炒咱们的油鱼。”

  一时小宋也从内房间里走出来,现在他也不与他们开玩笑了,就一本正经的说:“老板要你们干活,你们就干罢。你们干一天,就给一天的工资。我们想干,还没有活干呢!”老宋也在一旁劝慰说:“我看你们这是一回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们就大胆的干活,干错了,就再改正过来,这叫做不瞎,学不会。你们一心等赵师傅来一块干,难道你们离开赵师傅,就不能吃饭了吗?”

  老宋这番话,让小赵有了自我认识,小黄的心里也受到了启发。其实小黄对做门窗扇这样的活,心里并不陌生,只是在木工学校学习的时间太短,虽然对这样的活很熟悉,但精细的划线之类的活,还没独自经手干过。再说了,吸取做梁架的经验教训,他对关东这样的活,还不了解,这就打击了他的信心。

  霎时间,小赵无话可说,就说:“干就干呗!”然后就走过去,开始收拾工具。小黄也过去拿了锯子和米尺几类东西,随后两个人就往隔壁房间里走。

  隔壁的房间空荡荡的,房子建成后,内墙皮也没有抹平,一个门口和一个窗口,只是木框镶在周边,显得两个好大的大窟窿。屋地上的地坪,也是没有装修,还是保留着原来建房时的原样,显得坑坑洼洼的。靠后墙的屋地上,堆着一堆木方料,全是红松木破成的,这就是准备做门窗扇的用料。

  小黄和小赵到了房里,对着那堆木料看了看,然后把工具放到了一旁,就准备开始干活。由于做门窗扇的木料得刮刨,必须需要木案才能操作,两个人就准备先做一个木案子。做木案子很简单,用一些不成材的废料即可。

  小黄设定了一下木案子的尺寸,接着找了几条废的木料,又衡量了一下使用的标准,确定能用了,就单独放到一边。只一会的工夫,就把用料捡齐。接着小黄拿起米尺,又把铅笔拿在手中,就开始按尺寸在一根根木料上划线。小赵就拿起锯子,按小黄画好的线,把一根一根的木料截断。

  片刻间的工夫,两个人就把做成一个木案子的木料准备齐了。这时两个人想往一块组合,却没有铁钉。小赵说:“没有铁钉,咱们怎能把木案子制成?”小黄说:“这事,咱们得叫老板去买。”小赵觉得这事难办,就说:“老板不在这里,咱们又不知道老板在哪里?怎么让老板去买?”小黄一笑,便说:“我有办法。”小赵没有明白过来,就问:“难道你会算卦?知道老板的去处。”小黄笑着说:“我也不会算卦,可我知道小芳在那里,找到小芳,让他去找老板,这样不就成功了嘛!”小黄认为小芳还在住房里,他到了住房里,就找到小芳了。

  小黄几步来到了住房里,满住房里找了一遍,却是没有看到小芳,这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他心里正纳闷,这时就听老宋问了句:“小黄,你在找什么?看你神不守舍的样子。”老宋正坐在炕头是上,只因睡的时间久了,就没了困意,就在炕头上闲坐着。他见小黄进来住房后,就一直到处乱看,以为是在找什么东西,就问了句。

  小黄回答说:“我找小芳。”老宋听了,又奇怪的问:“你找小芳什么事?”小黄说:“我们干活需要做一个木案子,又没有铁钉。我们不知道老板住的地方,想叫小芳帮着找老板去买。”

  老宋听后,嗷了声,就说:“这事,你们不要找老板去买。这是给储木场里干活,就得让场里去买。”小黄就明白过来,又说:“场里那么多的人,我找哪个去买?”老宋提醒说:“就去第二个房间里,找那个办事员。这场里星星点点买卖的事,都有他来负责。”小黄听了这话,向老宋点了点头,转身就向外走。

  到了第二个房间面前,小黄见房门开着,就直接往房里走。他进了房里,正好办事员也在,看这人不过五十岁年龄,中等个头,身体说不上胖,也不看着瘦,短发头,四方大脸,一对大眼珠,络腮胡须有一寸长,不说话自然笑的表情。

  小黄不认识办事员,他进了房里,见房内有人,就问:“你就是场里的办事员?”那人一点头说:“是呀!我知道你是新来的小木匠。你找我有事吗?”小黄点了点头,把事情一五一十的给他一说。办事员满口答应说:“那好,我去镇上买。”说完,就动身向外走。小黄也随着走出房来。

  办事员出来房门,又把小黄让过去,就反手把房门锁了。接着转身走到院墙边,又推起一辆破旧的脚踏车,回头向小黄打了声招呼:“我去拉!”就蹬上脚踏车,奔横道镇去。

  小黄回到房里,小赵迎头就问:“你怎么让这场里的人去买了?”小黄一笑说:“我也不知道这样做。这是老师给我说的,咱们这是给场里干活,就得让得有他们场里去买。刚才这个去买铁钉的人,是这场里的办事员。”小赵也就点头一笑。

  转眼间,小赵又“哎”了一声,接着问:“你给那办事员说买多长的铁钉了吗?”小黄忽地醒悟过来,就惭愧的说:“对了!我把这事给忘了。”这时转身就向外跑。小赵就在身后问:“你跑去干么”小黄说:“我去看看办事员去远了没有。”说话间,却是没有停步。

  小黄跑到院门口,已经晚了一步。他对着去横道镇的方向一看,办事员已骑着脚踏车去的老远了,这时根本叫不应了。如再往前追的话,办事员骑着脚踏车,而他是步撵,根本追不上,还会越追越远。小黄心里像泄了气的皮球,叹了口气,又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办事员远去的身影,然后回头往回走。

  小黄回到房里,小赵迎头说:“追不上了吧?”小黄点了点头。小赵又说:“人家骑着脚踏车,你又怎能追上?”只有由他去了。等他回来,如果买的铁钉短了,不管用的话,那就让他再回去买,或者他出钱,咱们去横道镇上买。”两个人说这话,边等着办事员买铁钉回来。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看他急急慌慌的样子,来到房门口,下来脚踏车,就气喘吁吁的抱怨说:“小师傅办事不利落!让我去买铁钉,却不说要多大的铁钉。”小黄和小赵正站在房门口等着,眼见办事员回来,都是心喜,这时听了他的话,小黄就赔不是说:“对不起!我把这事给忘到脑后去了。不知你现在买来的什么样的铁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