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章 第四章

    闹钟响起的时候,陈荔才从沉浸的梦里找回她丢失的魂来。

    恍若昨日的经历历历在目,睁开眼侧过脸颊感受到枕巾上湿漉漉的冰冷触感,她不自觉地摸上脸颊,湿润的是她不知不觉落下的泪水。

    为什么落泪了呢,明明并不是她的伤口在隐隐作痛。

    原来,她骗过了自己的心,却瞒不过自己的生理反应。

    关闭闹人的铃声,手机上没有新跳出的消息。

    郁净晨并没有联系她。

    陈荔不以为是的不在乎,却在心尖漏了一个洞,凉飕飕的风直直往里灌。

    她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在意,惊觉自己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失落感。

    现实没有陈荔缓冲和理清思绪的时间,她匆忙地起床赶往机场。

    她坐在出租车后座,无神地望着路边的绿带。

    她热爱放空自我。

    睡觉对人体是一种休息,但放空才是大脑精神的放松。

    双鱼座的陈荔的脑袋里就是一台永无休息的电视台,不断地播放着各种各样的节目内容。即使是在睡梦中,她也会记住那些梦里发生过的光怪陆离的情节。

    朋友们都说她是一个社交牛逼症,陈荔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喜欢结识新朋友的人。

    她向往新鲜感,探寻新朋友身上的未知和挖掘新的乐点,可以给她带来无限的乐趣。

    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个享受独处时光的人。

    她从高中就开始写小说,这是她在忙碌的高中学习生活里见缝插针给自己“放假”的小小爱好。

    只不过那时候的小说无法称之为小说,青涩的文笔,故事缺乏条理性和流畅性,只是一味地堆砌她个人喜爱的设定与情节。

    结交不同类型的朋友,让陈荔更多地注意到人类性格的差异性,发现不同的人对待相同事物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在生活中,她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增加社会阅历与经验,与时俱进对人生的感悟,写出来的文字也逐渐变得更戳中人心。

    她是自己文字世界的主宰者,掌控着文章里人物情节的走向与命运,并乐此不疲。

    真正将自己的爱好作为事业,曾经视若无睹、不以为然的小挫折都成了巨大的障碍,一根根拔掉她在虚拟世界里“自由”翱翔的翅膀羽毛。

    “机场到了。”

    师傅的呼唤,把她从大脑的“休息室”里叫了出来,她提着轻简的行李径直地走向安检处。

    她的行李太少了,一个背包就够装了,根本不需要托运。

    节省的时间,她都用来睡觉了,步履匆匆地赶到登机口,距离登机截止时间还有五分钟。

    “为了保障飞机导航及通讯系统的正常工作,在飞机起飞和下降过程中请不要使用手提式电脑,在整个航程中请不要使用手提电话,遥控玩具,电子游戏机,激光唱机和电音频接收机等电子设备。”

    耳边响起乘务组的温馨提示,她最后打开手机,绿色软件上的消息记录仍然空空如也。

    关机。

    并不是郁净晨不想联系陈荔,昨天晚上搞完和师兄一起合作的项目,临时又发现两个人的计算结果不同,没有办法连接在一起,早晨起床之后就一直在修改项目细节。

    只有把尽快把项目完结,他才能空出一小段时间来陪陈荔。

    纵使两个人的性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小养成的习惯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每每放假,陈荔就喜欢提前预约朋友们的档期,一起出去玩,这三五好友里必定都有她的“小跟班”郁净晨。

    小跟班的名号是别人给郁净晨取的,因为有陈荔在的地方就必定有郁净晨的身影。

    看似是郁净晨喜欢跟在陈荔身后,实则是陈荔每次出门都喜欢带上郁净晨。有时候,白珺秀不同意陈荔出去玩,只要陈荔搬出郁净晨,白珺秀十有八九就会同意。

    郁净晨不想出门的时候也要为了想要出门撒欢的陈荔委屈自己,谁让他根本就说不过陈荔呢。

    威逼利诱撒娇卖萌,陈荔的十八般武艺用在他身上,就是十八道酷刑。

    而要出门玩的前提,则是要完成寒暑假作业。

    郁净晨就是那种极其自律的孩子,不管是自己写还是找答案或者找别人抄,总是能够暴风速度地在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就把作业全写完了。

    小拖拉机陈荔写作业的时候总要三心二意地看着电视,玩着手机,留给作业的时间怕是指间沙漏完后剩下的一小把,所剩无几。

    最后还得苦苦哀求郁净晨给她抄作业,在开学前两天狂补作业。

    这个时候的陈荔心里总是哀怨地抱怨,为什么不来场火灾把作业给烧个干净,或者作业本凭空消失。

    叹口气继续苦闷地赶作业。

    “改好了吗?”

    “改好了。”

    导师站在他身后,透过厚厚的眼镜镜片精细地检查学生们的工作。

    “嗯,挺好的。”

    许之交是学院里经验老道的导师,也是计算机界颇有声望的学者。

    他手头的项目是数不胜数,只有他挑项目的份,没有别人挑他的机会。

    自然,那些他能看得上眼的项目,往往都不会太简单。小儿科的项目是在浪费他的时间,也是在浪费对方的钱。

    这些项目不是小儿科,薪劳也不低,百万千万级的也不是没有。

    别的研究生一个月导师发的工资不过千元,但许之交手下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们一个月的工资就有上万块,大项目的资金下来时,博士生多的也能拿到几十万。

    许之交是博士生导师,偶尔才会带硕士研究生。

    今年也是郁净晨撞上了大运,才轮到许之交带他。

    郁净晨的师哥师姐们个个也都是精英,郁净晨在他们之间算不上出色,还有许多要学习的

    但是许之交却很看好他,他做事沉得下心,检查算法的时候也很细心。

    他们这些研究程序做代码的计算机系学生们,缺乏的往往不是聪明的脑子,而是谨小慎微的性格和坚韧的体力毅力。

    这也难怪读计算机的学生大多都“聪明绝顶”,年纪轻轻就谢了顶。

    许之交是个幽默的人,盯着屏幕先检查了一段,视线瞟到自家学生茂密的头顶,心里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