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章 艰难的哭戏

    中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是2018年开始创办的国内赛事,其中包含了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部五大赛区,来自不同赛区的选手将在5个不同的分站参赛,成绩优秀的晋级总决赛。

    沈乔报名的是华北赛区的分站赛,将于一个月后在内蒙古举行。

    一般来说,华北赛区和东北赛区的竞争会较为激烈一些,但大众组的实力普遍不强,因此沈乔认为,在分站赛拿个第一还是不难。

    到了计划上冰训练的日子,沈乔起了个大早,天刚亮就到了树下冰场。

    老板看到沈乔很是意外:“姑娘,这么早就来滑冰了啊。”

    沈乔笑着说道:“对啊。”

    老板向她竖起了大拇指,道:“有毅力。”

    例行拉伸热身之后,沈乔迫不及待地取下冰刀套,站上了冰面。

    上冰之后,沈乔明显的感觉到,这次在冰上的状态比上次好了许多。核心肌肉练起来之后,调控局部肌肉的能力也强了许多,滑行时的用刃都更深了。

    沈乔轻轻地点冰顿住,深吸一口气,然后原地干拔出了一个2a。

    完成跳跃时,她舒展地打开双臂,优雅又从容。

    她收到鼓舞,紧接着又尝试了一个3t。

    由于重心不稳,她在落冰时打了个趔趄,最终还是摔倒了。

    沈乔并没有感到挫败,而是爬起来重新跳了一次3t。

    这一次,她在空中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的轴靠后了,落冰的时候直接就仰摔了下去。

    好在沈乔很清楚怎么摔才能尽量减少受伤的几率,所以这一摔只是稍微肉疼了一下,并没有摔到骨头。

    沈乔艰难地爬了起来。第三次尝试的时候,她助滑了很长一段距离,然后再点冰起跳,终于站住了。

    虽然这次没有再摔,但是落冰还是有些不稳,滞空的时间和高度也不太够。

    在频繁的跳跃训练之后,沈乔感觉到有点头晕。

    在高速旋转的跳跃中,普通人很容易就会感到强烈的眩晕感。但是运动员在接受了高强度的练习之后,就会适应这种眩晕感。

    沈乔曾是世界上跳跃转速最快的女单选手,因为她的跳跃高度有限,只能通过高转速来完成四周跳和三周半跳。当时周舟训练她的时候,为了让她克服眩晕感,每天吃早饭之前先让她站在旋转器上转三分钟,摔下来之后立刻重新站上去,直到转满三分钟。

    之所以特意要在早饭之前,就是为了避免她吐出来。沈乔之前几乎每天都是饿着肚子入睡的,到了早上的时候胃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即使呕吐也只是干呕,什么都吐不出来。

    刚进行这项训练的时候,沈乔每天早上都很崩溃,从旋转器上下来之后,她会反胃整整半个小时。终于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又无论如何都吃不下了。但是为了保证训练时能量充足,她又不得不喝下味道极其恶心的蛋□□。

    这一来二去的,她还意外的瘦了几斤。

    当沈乔适应了这样的训练之后,她就不再会因为旋转而感到眩晕了,每天三分钟的抗眩晕训练也成了家常便饭,不做的话还有些怅然若失。

    沈乔决定,这辈子也要沿袭曾经的优良传统,把刚刚网购的旋转器用起来。

    缓了一会儿之后,沈乔重新滑行起来。经过一段助滑后,她的双腿做出了一个八字形,接着她左后内刃起跳,双手弯折后放在胸前,旋转三周后落冰,做出了一个3s(后内结环三周跳)。

    虽然落冰的姿态不算完美,但这还是一个足周并且稳住了的3s。

    沈乔有点奇怪,怎么感觉这3s做得比3t还好呢。

    在花样滑冰的跳跃中,难度从t跳、s跳、lo跳、f跳、lz跳、a跳依次递增,相应的,它们在比赛中的基础分值也依次递增。一般来说,选手在做难度更低的跳跃时会更稳定,成功率也会更高。

    沈乔不信邪,又尝试地跳了一个3f(后内点冰跳)。

    这回她落冰的时候卡了一下,身体失去平衡,手扶了一下冰,不过好歹还是没摔下去。

    休息片刻之后,沈乔又接着挑战了3lo(后外结环三周跳)和3lz(勾手三周跳),居然都成功了。尤其是那个3lz,没有+3以上的goe简直就说不过去。

    沈乔跳完3lz之后,停在冰面上,内心又欣喜又困惑。

    为什么自己曾经擅长的t跳频频失手,而曾经老大难的勾手跳却完成得如此顺利?

    要知道,在上一世,她的4lz简直就是玄学一样的存在,大赛中成功率低于百分之三十。在训练中,刚学会就走失,捡起来不到一个月就又丢了,给冰迷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要是当初的她知道,有一天她的lz跳会比t跳更拿手,恐怕做梦都会笑醒。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难道是因为身体构造不同吗?沈乔百思不得其解。

    擅长lz跳不擅长f跳的选手她见过不少,但是擅长lz跳不擅长t跳的好像倒是头一遭见。

    这小闺女真是骨骼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