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百四十章 新生

    乾清宫暖阁,***带着几个奴婢忙碌着为朱慈烺更衣。

    外间则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阿勒楚喀大捷传来,整个京城沸腾。

    如今虽然半日时光,鞭炮的响声却是愈演愈烈。

    无数百姓涌上街头,自发庆贺剿灭清廷之战。

    他们口中不断呼喊着万岁。

    这些百姓是衷心崇敬当今,不过十年前,建奴还曾让京师一日三惊,建奴铁骑烽火围城。

    而当今卧薪尝胆推行改制,数次大败建奴,这次更是追亡逐北,剿灭清廷于北域。

    消灭了这个大明的生死大敌。

    最关键的是他们再也不用惧怕蛮狄铁骑扣关,那样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京师沸腾的人群几乎堵塞了京师的街巷。

    外间不断轰鸣声,朱慈烺只是看着铜镜里他的影子。

    朱慈烺,不,是李诺,他的穿越之路,十年以往,是一条血火之路,是铁血之路,也是荣誉之路。

    他延续了汉人的文明,不曾让其坠落,更是兴起新学,推动资本运作,推动军政改制,内政方面的建树比比皆是。

    军功上更是北击建奴,南败西夷,将大明疆域扩充十倍,南北足有万里之遥,成为这个世界上东方最庞大的帝国。

    明帝国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这就是他李诺的荣誉。

    总算不负穿越者的威名。

    留下了他不朽的传说。

    可说不能做的更完美了。

    朱慈烺捋了捋八字胡,老了,毕竟十多年过去了。

    他知道他这个帝王如今在华夏等同于神祗。

    在民间传说中,他是无所不能的全能神。

    在大臣心目中,他是收复辽东,开疆拓土万里,让大明中兴的一代圣君。

    从此后,他就是史书上必然大书特书的所在,其功业超越有明一代,甚至可比拟秦皇汉武的存在。

    骄傲吗,当然,一路走来如履薄冰,步步惊心,总算是不辱使命,挽救家国的命运。

    朱慈烺注视着铜镜里的那个带着冠冕的威严帝王,

    ‘还须有敬畏之心,’

    朱慈烺的声音几不可闻。

    他可不认为从此天下太平。

    虽然可能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可能有大规模的外夷入侵,崇祯年间的悲剧不会上演。

    但是他知道大明的问题在内部。

    资本阶层的崛起,这是一个野心勃勃,对权力和金钱充满贪欲的集团,必然会对旧有权贵阶层形成极大的冲击。

    这个矛盾哪怕他这个帝王也有些束手无策。历史上英法都因此爆发了惨烈的内战。

    经过了很惨烈的决战后,政体在最终确定,也就是所谓的平衡,或者说王室、权贵和资产阶层的妥协。

    大明呢,情况更复杂。

    疆域旷阔,因此新阶层数量更为庞大,势力也更强大,当然旧有阶层也很顽固。

    加上众多民族冲突,很多外族是被吞并。

    到现在大明的下腹部南洋一带依旧有些消化不良。

    可说大明隐患众多。

    而整个大明对此有清晰认识的只有他一个人。

    千万别飘,人飘挨刀。

    更衣完毕,朱慈烺步出暖阁。

    锦衣卫都指挥使李若链恭敬的跪拜,

    “微臣李若链随侍陛下,”

    李若链是前所未有的敬畏,几乎是五体投地的拜服在地。

    朱慈烺在他的神色里看到的是无比的崇拜,甚至有些狂热。

    不止是李若链,就连四周随扈的锦衣卫士们尽皆如此。

    这就是如今朱慈烺的声望。

    ...

    抵达乾清宫正殿后方围廊。

    朱慈烺可以听到大殿里很多官员兴高采烈的议论着此番大捷。

    其中不乏嗓音洪亮者,甚至有人醉醺醺的。

    按说相当失仪,不过,今时今日,朱慈烺不打算深究。

    今天破例是普天同庆的一天,他就放过这些臣子们,哪怕他们稍稍放纵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