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四十二章 烽火连北境(76)

    这话说和没说一样啊!

又因为其中用典颇多,花式给圣上吹马屁。皇上是当皇上的,又不是当史学家的,看着觉得头大,坦白表示自己“看不懂”,也是有的。脾气大的,就更会斥责道:“言简意赅,不要浪费朕的时间!”

杨嫔心里头猜想着,这篇奏折是什么类型的,尽力让自己的手不要抖的太厉害,打开看了。

一会儿后,她看完了,手不抖了,鸡皮疙瘩起来了。

……颂圣的,各种用典,各种比喻,把皇上形容的是天上有地下无。

只有几句话是看得懂的,因为圣上英明,出现了祥物白鹿,他想着给圣上送去,求圣上准许。

这种内容的奏折,每年都有几个地方官来一遭,有的遭了训斥(在中原地区干旱严重的时候上这种奏折),有的勉力“爱卿有心不劳师动众”敷衍过去。

同意是不可能同意的,地方献物到京师,路途奔波消耗钱财且不说,先朝也发生过一两次因为照顾不周,祥物病了的事来……看着都尴尬。

其实大家都明白,乱世也有这所谓“祥物”,只是会被饥不择食的百姓直接宰了吃了,管他祥物不祥物?只有现在,还算是太平的日子,祥物才是祥物了。

都只是面上光,这种吹马屁吹的狠的官员,也不能成为众官的表率。

所以,也只能被冷处理。

杨嫔又看了一遍,终究是没忍住(剩几个字不看是超级难受的!)把开头的自称看了一遍。

她终究还是好奇,这奏折是哪个即将被冷处理的倒霉蛋写的。

结果一看,她登时愣住了。

“臣杨琛,金陵知府,叩首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