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章 各花入各眼

    第十章各花入各眼

    玛丽安的救命恩人(这是玛格丽特对威洛比的称呼,虽然言过其实,却也尊重有加),第二天一早便来登门探问。达什伍德太太接待他时既彬彬有礼,又和蔼可亲,这不仅是因为约翰爵士对威洛比的赞赏之言,也是出自她自己的感激之情。在拜访期间,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使威洛比确信:他意外结识的这家人通情达理,温文尔雅,相亲相爱,温和亲切,对于她们的可爱之处,他不需要再一次访问,就能确定不疑。

    达什伍德小姐指埃莉诺。当时的英国习惯是,对大小姐用“姓氏”加“小姐”的方式称呼,二小姐以下或称教名,或称教名加姓。面容娇好,眉清目秀,身段袅娜。玛丽安长得更漂亮。她的身段虽不及姐姐长得匀称,但她个子高,显得更加引人注目。她的面庞长得十分漂亮,若是用通常很俗气的那种客套话来赞扬她,说她是个美女,这倒不是像通常那样与事实距离甚远的纯粹的阿谀奉承之词。她的肤色较深,但是因为半透明,显得十分光润;她眉清目秀,微笑起来甜甜的,煞是迷人;她的眼珠乌溜溜的,很有灵气,透着活力和热情,任谁见了都会喜爱。不过最初,这双眼睛还不敢向威洛比秋波漫闪,因为一想起被他抱回家的情形,她就非常难为情。当这种感觉消释了,情绪镇定下来以后,她看到他绅士派头十足,极富教养,既坦率又活泼,更为重要的是,她听他说起自己也酷爱音乐和舞蹈时,便不由得向他投出了赞赏的眼光。结果这一眼,使他来访的后半段时间里,绝大部分都专门用来同她交谈了。

    你要想引起玛丽安话头,只须提起任何一项她喜爱的娱乐活动就行了。一提起这些事来,她就沉默不住了,而且说起话来既不腼腆,也不那么有所顾忌了。他们立刻发现,彼此都爱好音乐和舞蹈,而且双方对这两个爱好的见解竟然完全一致。这使玛丽安大受鼓舞,想进一步考察一下他的见解,于是探问起他的读书情况来。她把自己最喜爱的那些作家搬了出来,谈得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人即使以前那么漠视读书,但面对眼下如此优秀的作品还不赶紧顶礼膜拜,那他一定是个十足的傻瓜。他们的爱好竟然惊人的相似。他们崇拜同样的书籍、相同的篇章,即使出现分歧,只要她一争辩,眼睛一亮,也就烟消云散了。凡是她所定论的,他都接受;凡是她所热爱的,他都喜欢。访问结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就像故友重逢似的既毫不拘束又亲切至极地聊个不亦乐乎。

    “瞧,玛丽安,”威洛比刚走,埃莉诺便说,“你整个上午干得大出成绩呀!几乎在所有重大问题上,威洛比先生的见解如何,都被你摸得再清楚不过了。你了解了他对考柏和司各特的态度,确信他对他们的优美诗篇作出了恰当的评价。你还完全确信他对波普的赞赏是恰如其分的。不过,如果每个话题都以这样奇快的速度了结的话,你们还怎么能长久地继续交往下去呢!过不了多久,你们最喜爱的话题就会一个一个地谈完了。再见一次面,就能清楚地知道他对美景和再婚的看法,然后你就没什么东西可问了。”

    “埃莉诺,”玛丽安嚷道,“你这样说公平吗?合理吗?我的思想就这么贫乏吗?不过,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一直太随意、太快活、太心直口快了。我违背了礼节的教条!我不该那么坦率,那么诚挚,而应该少言寡语,没精打采,呆头呆脑,装模作样。我如果只是谈谈天气,说说马路,而且十分钟开一次口,就不会遭到这样的非难了。”

    “我的宝贝,”她母亲说,“你不该生埃莉诺的气——她只不过是开开玩笑。她要真是想阻止你和我们这位新结识的朋友快乐交谈,我会骂她的。”顿时

    ,玛丽安就消了气。

    再看看威洛比。显然他热切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她们的关系。因此他处处表明,能结识她们确实使他感到十分荣幸。他每天都来登门拜访。开始,他以探望玛丽安作为借口。但是,她们待他的亲切态度与日俱增,这使他深受鼓舞,还没等玛丽安的身体完全康复,他就已没必要再找这种借口了。

    玛丽安因为受伤,出不了门,不得不闷在屋里,但是几天下来,她却一点儿没感到心烦,这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威洛比年轻精干,思路敏捷,性情活泼,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他的这些气质,恰好符合玛丽安的心意;因为他把他那迷人的仪表和那颗火热的心与这种气质恰到好处地结合了起来。这颗心现在被玛丽安的激情所激发,变得更加火热,越发赢得了她的倾心相待。

    和他在一起逐渐成了她的最大乐事。他们一起读书、交谈、唱歌。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相当高,而且读起书来也感情充沛、生气十足,而爱德华则完全不具备这些方面的素质。

    在达什伍德太太眼里,威洛比的形象也和在玛丽安眼里一样,也是完美无缺的。埃莉诺也说不出他有什么惹人非议之处,只是他和她妹妹在好多地方都十分相似,因此妹妹才会特别喜欢他罢了。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一说起来滔滔不绝、无所顾忌的,既不看对象,也不分场合。他爱轻易对别人定论品评,信口而出;他的注意力一旦被什么东西所吸引,便全神投入地尽情欣赏,不顾通常的礼貌;本来是一些符合人情世故的世俗常规,他也动不动就嗤之以鼻。他的许多行为都表明他不谨慎,离成熟稳重还很远。尽管威洛比和玛丽安极力为他的行为进行辩护,埃莉诺还是不能赞同。

    玛丽安现在开始领悟到:她十六岁半时产生的那个念头是多么没有道理,那种绝望的心情是多么轻率,因为她当时认为自己永远也不会碰上一个令自己称心如意的完美的男人。而在她情绪一落千丈或开心舒畅时,威洛比的出现,让她大为高兴,因为他正是她幻想中的这种能让她倾心爱慕的完人。而他的行动也表明,他的能力是非凡的,而他在这方面的愿望也是同样热切的。

    她母亲起先并没有因为威洛比将来要发大财,就盘算着让玛丽安嫁给他。可是现在不到一个星期,她也不由得产生了希望和期待之心,而且还暗自庆幸能找到爱德华和威洛比这样两个好女婿。

    布兰德上校爱慕玛丽安,他的朋友们早就发现了,现在他们对此事不注意了,把注意力和戏谑都转移到上校的那位情敌身上去了。而埃莉诺却终于察觉出上校对玛丽安的爱慕之情来了。在上校产生爱慕之心以前,别人就拿他开涮,而到他真的动了情,本该受到人们取笑的时候,却没人拿他凑趣了。詹宁斯太太原来硬说他对玛丽安产生了感情,而现在埃莉诺也不得不承认,上校的感情实际上是被她的妹妹激发起来的。虽然彼此情投意合促使威洛比对玛丽安产生了感情,但是双方性格上的格格不入也没有妨碍布兰德上校对玛丽安产生好感。她为此深感忧虑:一个三十五岁的寡言少语的人,跟一个二十五岁的朝气蓬勃的人竞争,哪还有什么希望呢?唉,既然无法祝愿上校获得成功,那么就衷心希望他不要对玛丽安太过痴情吧,埃莉诺在心想这样为上校着想着。她喜欢他——尽管他庄重矜持,她却很在意他。他的言谈举止虽然严肃板正,却也温文尔雅。他虽然矜持,但她觉得他的天性应该并非如此,而他更有可能是因为精神上受到了某种打击。约翰爵士曾经暗示过,他以前曾经受过种种伤害,遭遇过种种挫折。这使她有理由认为他真是个不幸的人,也正因此她对他充满了尊重和同情。而玛丽安和威洛

    比这两个人却对上校存有偏见,说他无论是心理上还是举止上都老气横秋的,他们两个好像存心要贬低他的优点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