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章:贝币·阴阳


    “大子…”另一男侍从外赶来,手中捧着几册竹简。

    “怎么如此慌张?”九青食毕,让女侍收拾矮桌,他一会还要再次看书。

    起身。

    九青来到窗外,观望外面庭院。此刻可见不少大子们出门,人影错落,每位大子身后都有男侍跟随;九青的男侍将竹简放在一旁的架子上,来到跟前,道。

    “是周伯与鄂候的大子到了……不,不是大子。”

    “不是大子?”九青讶异,周伯姬昌、鄂侯,与九侯都是三公,三公是荣誉,不是爵位,所以三国国主还是以爵位自称。

    让九青诧异的是,难道另外两位也如九侯那般大胆吗?

    一旁男侍紧忙解释:“鄂国送来的是大子,但听说,不是原本的大子,现在的大子,是原本的一位中子。”

    说到此,男侍眼中闪过厌恨之色;男侍不是奴隶,而是大商小宗旁枝内的一名小子,比九青在九国的地位还要低上不少。

    毕竟九青再是介小子,也是九侯的介小子,属于大宗,而这只是小宗旁枝,来王宫当近侍已经是大机遇。

    可即使地位再低微,他也是实打实的殷商人,对于鄂国这以中子充大子的手段十分厌恶。

    相对的,他应当对九青也没有什么好感,只不过九青小子的身份堂堂正正,而那日殿中的事情也被流传,让他在商人之中也有了些许名望。

    毕竟,商王帝辛令九青就是九国大子,那在骄傲的商人眼中,九青就是九国大子。

    如此,没什么坏心思的近侍,自然不会敌对九青。

    何况……

    男侍与女侍在知晓自己要伺候九青后,就用贝币进行了简单的占卜。

    贝币,此时的交易货币,青铜浇铸,空心,如同贝克,每五个为一串,两串为一朋,每三朋贝币就可买一石粟米,一石粟米可供一成人食一年。

    而不管家境如何,每家中必定留有两枚贝币。

    因为以两枚贝币投掷,贝齿朝上是为阳,贝齿朝下为阴,一阴一阳为平。

    阳为吉,阴为凶,平为顺其自然。

    这是商人们,皆通晓的日常占卜。

    日常琐事多多占卜,并以此为生活准则。

    近侍二人同掷一卦,为吉。

    如此,自然不会对九青有怨言。

    “以中子充当大子……王必定恶之,比十小子更甚。”九青微微摇头,浅笑无语。χιè

    十名小子,这能让商王光明正大地惩处九国,而鄂国……自作大聪明。

    “那周伯呢?”相比鄂国,九青更好奇周伯姬昌是否将姬伯考送来。

    不,应当是周昌、周伯考。

    商时,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

    姓是血脉的象征;

    可追溯其母,一母同胞之意。

    氏是氏族的象征;

    可区分贵贱,彰显地位之意。

    如同商王帝辛,帝辛为号,是王的特称,只有商王能享,暂不做言表。

    他实际为子姓,殷氏,名受,所以正式称谓为:殷受。

    而如同妲己这样的女子;己姓、有苏氏、名妲,所以正式称谓为:妲己。

    当然,这些都是贵族。

    若是寻常国人,那都是无氏无姓的人,能有一个可以称呼,不被人鄙夷的名讳,已经是难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