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8章 儿童电影制片厂

    李力军今年二十一岁,他原本十五岁起就在街道小厂糊火柴盒,一干就是四年,小小年纪就混成了老工人。年轻人心中都怀有一分梦想,他自然不甘心就这么在小厂混下去,每天九毛钱工资拿到了。于是,去年就独自一人跑去深圳特区。

    本以为那里是祖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怎么也得满地黄金。不料到地头,一下车,就傻了眼:这什么地方,我瞅着怎么像一个乡下地方。

    原来,那时候的深圳还真是一个小渔村,虽然已经起了不少高楼,但地面很多地方还露着黄土,一阵风吹来,红尘滚滚,迷了人眼。路上人虽多,可一个个看起来面容疲倦,身上扛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显得淡漠。他们看起来,更多地像工地上的建筑工。

    路上全是自行车,半天也看不到一部汽车,一切都显得落后,根本就没有建设起来。不像北京,街道宽阔整洁,车水马龙,尽显繁华。

    李力军也就是个毛头小伙子,没有学历没有技能,加上从小娇生惯养,手无缚鸡之力,就算去建筑工地人家也不肯要。他在深圳混了几个月,被派出所逮了几回,差点当盲流关进收容中心。等到身上的钱花光,实在没有着落,才灰溜溜回到京城。

    因为矿工的时间实在太长,街道工厂也不肯要他。于是,李力军就从一个光荣的小集体工人摇身一变成为街溜子,成天提着一个录音机在外晃荡。

    家里的父母看娃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将牙一咬,凑了一百块钱托了关系,又给他找了个单位——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在保卫科上班,据说将来还很有可能转正,只要你认真工作,别成天想着跑什么深坎,这不把自己跑的差点迈不过人生这道坎了。

    八十年代正是中国电影爆发式发展的时候,国内数得出名号的电影厂有几十家,最着名的有北影厂、八一厂、上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

    而新时代也涌现了一批如刘小庆、唐国强、张谕、林方兵、周里京、朱时茂、丛珊等一大批明星。新社会,电影为大众服务,演员和老百姓都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劳动人民。可是,能上大银幕的都是美女美男子,他们在电影里光鲜亮丽,谁又能不喜欢呢?尤其是年轻人,崇拜明星,成为铁粉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奇怪。

    李力军听说可以去电影厂上班,一想到以后可以和只存在于电影里的明星们朝夕相处,欢喜得简直要飘上天。他逢人就吹嘘自己和小花认识,和朱时茂称兄道弟,跟周里京天天见面已经是斩鸡头喝血的交情了,你们如果想要他们的签名,说一声就是,我帮你们弄。

    他这个牛皮一吹,在朋友圈名声大噪,就连安红对他的态度好象也好了许多,有事没事制造一起偶遇,装着很巧的样子,问:“那个李力军,你真认识郑排长,能不能弄一张他的签名照?”

    周里京在八零年上映的电影《年轻的朋友》一片中出演汽车排长战斗英雄郑排长,依靠俊朗的外貌成为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

    李力军见以往对自己爱搭不理的安红对自己如此热情,自然是连声应承,表示包在我身上。以我的面子,别说签名照,我把人带过来跟你合影信不信?

    对于未来的工作,李力军是充满了幻想的,等他兴冲冲去新单位报到,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这地方别说明星,就连帅哥美女都看不到一个。有的只是五六十岁的老导演,五大三粗的工作人员。

    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拍儿童电影的,演员都是可爱的小朋友,他们平时在学校读书,只拍片的时候临时请假过来拍一段时间。虽然说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出了不少优秀的儿童电影,比如《黄河少年》《小刺猬奏鸣曲》《四个小伙伴》《应声阿哥》,可这跟他李力军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自己还能跟那些小学生演员桃园三结义,然后在熟人朋友面前装个逼?

    这些且不说了,关键是工作干得也不愉快,说是保卫科干事,其实说穿了就是个门卫,整天守着电影厂大门,看着大街上的来来往往的人群发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还不如以前在街道工作,好歹还能和老工人侃个大山。

    “我的人生就是一场遗憾。”李力军郁闷地叹息,吐了一口长气,刚吹开刘海,就看到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笑眯眯站在自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