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51章 诗和远方

    火车还在飞驰,铿铿铿铿。

    孙朝阳走了两步,说声“有了。”便一清嗓子朗声道:“逐诗向远方。”

    车厢中其他三人一听,心想,原来是要做五言律诗。五言诗在古诗词中最难,一是要对仗工整,二则因为句子短,几乎没有什么花活技巧可言,讲究的是简单质朴,返璞归真。

    任何艺术形式,如果朝复杂里弄最好办。但只要向简单上靠,就全靠内容和主题。

    这一点是最难的。

    孙朝阳继续念道:“宁辞征途险。”

    这两句的大概意思是一个少年为了理想和胸中抱负,为了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难险阻去向远方。

    很普通的开篇,很寡淡的诗句。

    李可染的面上顿时出现不以为然的神色。

    而大林则满面忧色,五言绝句总共才四句,到现在已经过了一半,如果接下来两句还是这样,朝阳的脸可就丢大了。

    至于马拉沁夫则笑吟吟地看着众人,他是第一流的词作者,国学修养深厚。自然知道接下来两句才是关键,应该是要点题了。

    孙朝阳:“仗剑欲登程。”

    还是平淡的一句,但马拉沁夫的眼睛却亮了。

    孙朝阳:“未能过安检。”

    逐诗向远方,

    宁辞征途险。

    仗剑欲登程,

    未能过安检。

    顿时,车厢里突然安静,耳边依旧是节奏明快的铿铿,铿铿声。

    关键竟然是最后五个字。

    这诗写的分明是画中那个提着柴刀正在例行检查的青年,但也不全是,你可以把他当成古代的游侠剑客,正要游历天下追逐诗和远方。但出门走不了几步,就被安检给拦下来。

    诗歌言简意赅,充满了反转和讽刺。

    忽然,李可染猛一拍桌子:“妙,太妙了,老马,你这位小兄弟是个妙,。画儿送他了。”

    马拉沁夫也大笑:“什么叫送,明明是人家用诗跟你换的。”他又拉住孙朝阳的手:“朝阳,这诗我要了,就发在下一期的《民族文学》上,再配上这张画儿,不就成为我文学界的一段佳话了吗?等着我给你寄稿费。”

    孙朝阳故意哇哇叫道:“早知道你要刊载我的这首诗,我就写长一点,写他个几十行。这才四行字,估计也就几块钱稿费,亏了,亏了。”

    李可染抚掌大笑:“我的画儿如果印在书上,怎么也比朝阳小友你的稿酬高些。”他提起笔,在那幅《万山红遍》上把寻了个空白的地方,将孙朝阳那首诗录上去。一边写一边问:“题目是什么?”

    孙朝阳:“《诗和远方》赠李可染。”

    “好个诗和远方,小友,咱们这次去内蒙,就是为诗和远方。老马,还有酒没有,我和朝阳小友继续喝。”

    马拉沁夫:“我们蒙古人哪能没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