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41章 为自己点赞

    第四个评论家继续悠然而语含讽刺道:“刚才李老说了,孙三石同志这部《暗算》虽然采用了很多欧美现代文学的写作手法。比如时空交错,比如意识流的结构,但核心还是水浒传,还是西游记,讲究的是强烈的戏剧冲突。对孙三石写作手法,我个人是不认同的。书中三个主角的故事都是独立单元,相互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只是采用了同一个故事背景。”

    “不像水浒,人物出场退场都有因果关系,就是茅盾同志所说的撞珠式结构。而孙三石你这三个故事独立成章,其实就是三个短篇小说合在一起。李老,我说得对不对?”

    李老就是刚才那个文学研究院的评论家,他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第四个评论家还在聒噪:“什么是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就是全景式地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思潮。试问,这本小说反映了什么时代背景,给了人什么启迪。孙三石同志投机取巧用短篇小说拼凑成长篇,创作态度有问题。刚才那位同志说得好,这就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毫无研讨的价值。”

    “对,中肯之谈。”其他专家学者纷纷表示了赞同。

    一时间,竟然对孙朝阳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了。

    孙朝阳、周昌一,还有出版社和当代社几人都瞠目结舌。不对啊,事情怎么发展到这一步了?

    孙作家什么时候被人这么围攻过,其实按照他的性格,以往遇到这种情形呵呵几句就过去了,我闷声发大财就是了,懒得跟你们争。但今天的场合不同,是国内顶尖的作品研讨会,如果退让,闹出大笑话,以后也不用混了。

    他正要拍案而起,忽然,下面传来个阴阳怪气的声音:“满口胡柴,莫名其妙。各位前辈最最年轻的四十多岁,最老的都六十了吧,围攻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还真是奋勇争先,唯恐落于人后,连体面都不要了?”

    这话说得实在太难听,会场瞬间一静,所有人觅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一位中年学者缓缓站起身来。

    就有一位专家指着那位中年学者喝道:“迟春早同志,你什么意思?”

    迟春早:“我的意思是,你们别上纲上线,别政治挂帅,别欺负人,少来特殊十年那一套。依我个人看来,《暗算》不但是一部好看的小说,也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未来几十年还将继续伟大,继续为读者所阅读,为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而感动。”

    众大佬很不满,纷纷道:“迟春早,你胡说八道。”

    “迟教授,这就是一部为了故事而故事的作品,抱歉我实在看不出伟大二字。”

    “迟春早,我欢迎你的发言,但你如果要说我上纲上线,那就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迟春早哈哈大笑:“好,我今天就要替孙三石出头,我今天就是要跟各位大师大家大人物辩一辩,主义之争,大伙儿都别客气。”

    他这已经是摆明车马要跟众专家学者做一场了。

    孙朝阳本打算拍案而起的,现在有人替自己出头,便按捺下心中的恼火,先观战。

    他悄悄和身边的周昌一耳语:“周主编,这位迟春早教授您事先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