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36章 单位情况不太好哇

    新入职的第一件事情是领安家费,孙朝阳昨天来得迟,报到办手续什么的花了不少时间,后来还被悲夫同志抓去看了半天稿子,没来得及弄。

    第二天上午,财务通知他过去领钱。

    按照规定,新职工可以预支一半的工资。孙朝阳本懒得去的,他也不差这三瓜两枣,但想想,这也是认识财务的机会。况且,刚到一个新单位,你猪鼻孔插葱,装什么蒜?还是得跟群众打成一片才行。

    于是,就领了十五块六毛八分。

    财务人满为患,计有会计一人,出纳和其他工作人员五四。六个人,六张藤椅,六个大妈,黑压压一片人头,声势惊人。见孙朝阳进去,众人就叽叽喳喳地问小孙,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呀?

    孙朝阳回答说,还有爹娘。爸爸妈妈都在四川老家厂子里工作,一个妹妹跟着自己来北京念书,正读高一。

    大妈们又道,能够把妹妹弄到北京来读书可不得了,你肯定有关系。

    立即就有人说,废话,人小孙是着名作家,写的书都有摞起来都有一人多高,是大知识分子,是名人啊!

    孙朝阳谦虚:“我爸妈早年在农村务农,我也是在乡下长大的,还插过队,我也是农民的儿子。”

    又有大妈问,小孙你现在住哪里,有对象没有,要不要帮你介绍一个?

    孙朝阳刚要说已经有对象了,大妈你就歇着吧。突然一位阿姨走进来,惊讶地叫了声:“孙主编你亲自来领安家费了啊。”

    众财务惊呼,什么,小孙现在是主编,这才来一天就当官了?

    《中国散文》杂志社的行政编制是这样,总编是个荣誉头衔,一般由文联的头儿挂名。单位一把手是副总编、主任,也就是悲夫。悲夫同志的行政级别是副处。下面就是各部门各科室,编辑室主编、财务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后勤处处长什么的。其中,孙朝阳这个编辑室主编和其他部门领导不一样,人家是干部编制,又是业务一线,有行政级别的,是正科。其他则是事业编,根本不能比。

    虽然说北京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干部,正处满地走,正科不如狗,但普通人要想进入体制内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文艺工作者大多是行政编,级别还不低。比如相声演员摄影家牛群,到地方挂职锻炼,直接就变成了牛县长。

    众阿姨看孙朝阳年轻成这样,负责一线的专业人员也少,搞不好过得几年,人家就接替退休的老高做一把手了呢!

    立即就有几个老娘们儿恭敬地喊孙朝阳孙主任,又说,孙主任升官了,请客,请客。单位的房子究竟分不分啊,你给个准信。

    小孙一听她们问房子的事情,心叫一声糟糕。忙道,别乱说,主任是高东方同志,我是实习生,小孙同志现在时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我现在都还在外面租房住,几平方小屋,每天早上抱着痰盂去公共场所倒屎尿。

    说着,他拉开包,将里面的零食都倒到桌上。

    孙朝阳人情练达,包里都放着东西,每到一处,遇到抽烟的就敬烟。不抽烟的,则抓一把糖果递过去。

    俗话说,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女人的地方话多,今天来财务室,正好和她们打听单位的情况。

    于是,一群人就聊起来。

    这一聊,孙朝阳才知道单位的情况其实不是太好。

    《中国散文》杂志社隶属于市文联,原先是一家文联系统刊物,主要刊载文化艺术类消息,名曰《北京文艺报》,单位人才不少,规模也大。鼎盛时期有编辑三十余人,员工一百多个。特殊年代一来,人员解散的解散,下去学习的学习。十年结束,老一批编辑都退休了,但以前的员工却遗留下来,人家要就业要吃饭,怎么办呢?于是,就成立了这本杂志。因此,现在这四十多人,大多是以前的老员工或者老员工的子弟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