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3章 文债来了,孙朝阳你要动笔(一)

    孙朝阳走进屋:“铁森发什么脾气啊?”

    里面,史铁森正躺在床上拿着笔写稿子,也不搭理人。旁边,有位女士则正在给另外一支钢笔灌墨水,颇有点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味道。

    每个作家创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和特点,史铁森一开始提笔,就得一口气下去,直到写不动了才会停手。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是完完全全的物我两忘,即便有人在耳朵边上放鞭炮,他也是充耳不闻。

    女士二十来岁年纪,身材纤细,五官清秀,典型的南方小美人。

    老铁被如此美人爱慕,真是好福气。

    女士放下钢笔,笑着朝孙朝阳伸出手:“陈西米,现在《当代》杂志社做编辑。刚才铁森正在骂娘,骂我不该来北京的。”

    孙朝阳忙握手:“孙朝阳,俗世中的一介小书生。咦,你不是在上海吗,怎么跑北京来做编辑了,去的还是《当代》。”

    在真实的历史上,史铁森夫人西米是西北方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当年她是校刊的编辑,大史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发表在那里,二人就此结缘,有了联系。大学毕业后,陈西米回上海做了人文类刊物《希望》的编辑。《希望》杂志创刊于三十年代,第一任总编是胡风。陈西米能进那个单位,可见其家庭还是很有人脉的,加上本人学术上也强。

    但是,在这个时间线里,陈西米怎么跑北京来,还进了当代?

    前一段时间孙朝阳听人说老铁被一个女编辑追,陷入苦情,他还没有这么放在心上。今日一看,嘿,还是陈西米这个命中注定的。看来缘分这种东西果然是天注定,即便是另外一片时空,依旧是那对男女。

    陈西米笑吟吟道:“是啊,我以前是在《希望》社,不过为了铁森,我调去了当代,铁森就为这事跟我发脾气呢!”

    孙朝阳顿时对陈西米肃然起敬,这位姐在上海也算是小有背景,如果不来北京,按部就班走下去,未来在文化界也有一席地位。可为了爱情,甘愿舍弃那边的一切,跑北京来从头开始。这种单纯真挚而热烈的爱情,在二十一世界真是稀缺物啊!

    史铁森身有残疾,自然拒绝了这份感情。听说陈西米来北京后,感动的同时,又大发脾气。刚才两人拌了几句嘴,史铁森说不过她,只能闷头写稿。

    陈西米也不生气,就帮着他搞家务。

    放下钢笔,她又拿起拖布拖地。

    孙朝阳:“铁森是属牛的,铁牛,你别理他。你们这段爱情,我同意了。”

    陈西米扑哧一声,说:“朝阳,铁森说你是他最好的朋友,还得拜托你劝劝。对了,水果我收下,烟拿回去,不许他再抽。”

    话音刚落,史铁森忽然伸出手,抢过孙朝阳手上那条烟,撕开了,掏出一支就点着了。

    恭贺新禧四包一条那种听说很好抽,史铁森最近爱上了这种香烟,一个月要抽八条。

    老铁真有钱,稿费大大滴。

    陈西米摇头:“真是孩子气,朝阳,铁森这脾气,有时候很可爱,但有的时候真让人头疼,甚至痛苦。”

    孙朝阳:“青春的残酷在于,女孩子总比男孩子成熟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