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4章 回老家了

    蒋见生进军音乐发行的事情下来后他又跟孙朝阳谈过一次,老蒋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主要是手中掌握着一个完善的销售渠道。八十年代初,录音机已经早电视机一步普及到千家万户,毕竟相比地动辄就要花掉一个家庭一年积蓄的电视机,买一台录音机咬咬牙还是能上的。

    你现在只要走出门,满大街都是喇叭裤大鬓角提着录音机招摇过市的青年。

    不同于电视机一次购买,终生享用,录音机买回家你还得买磁带。市面上出了新专辑,有什么歌流行,你得买吧,后续的投入算起来挺多的,也会为音乐公司带来滚滚财源。

    那年头,磁带的销售主要走新华书店专柜和书报亭,而蒋见生因为杂志发行的事情已经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渠道,渠道为王嘛。

    只是他对影音圈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歌选歌星,这个只能拜托孙朝阳了。

    孙朝阳对这事倒有兴趣,但他现在的时间很紧,妹妹要中考,自己要转干,作协那边要入会,都需要回四川呆一段时间。而且,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未来的《济公》播出的事情上,实在抽不出其他精力。

    蒋见生说也不急,今年就这样吧,一切都得等明年开春再说,他也要了解一下国家相关政策,让孙朝阳先把个人的事务处理好了再说。

    事情先说到这里,孙朝阳就开始埋头赶稿,以便腾出时间来。不半月,就赶了十二万字,堪堪够未来两月连载之用。

    孙小小前一段时间拍戏耽搁了很时间,回校后疯狂补课,每天都是写不完的作业,严重睡眠不足,人也瘦了一圈。

    孙朝阳担心,每天拉着卷尺量妹妹的身高。还好,长了两厘米,花了那么多钱,吃了那么多肉蛋奶,终于看到些成果了。

    孙小小对大哥这一举动烦得要命,如果换成以前,早就跳脚叫起来。但现在的她却只是抿嘴笑笑,然后无奈地摆头:“哥,你这是在做什么呀,我以后又不当演员,对外形不太在意的。”

    小丫头去苏州走了一趟,回来之后忽然一改以前毛毛躁躁的性格,变得文静起来。呃,好像是个大人了。

    女孩子嘛,成长其实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孙朝阳:“瞎说,当不当演员你也得注重外表。小小,你以后真不当演员了,那就长大了想做什么呀?”

    孙小小想了想,回答说;“哥,如果说我以后想当科学家你会不会笑。我最近看了本书,《小灵通漫游未来》,真好的,未来的世界真好的。里面有一种电视电话,通话两人无论隔着千山万水,只要一接通电话,两人就能从电视里看到对面的样子。多么有意义啊,我以后也要发明这种电视电话,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就给他们打一个。那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彼此正在做什么了,比如爸爸正在搬砖,妈妈正在做饭,而我,他们的女儿正在拿着笔写作业。”

    孙朝阳乐了,这不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智能手机吗,孙小小你这理想很遥遥领先。

    “以后的事情还早着呢,当科学家和当演员并不冲突,就好象你现在既是中学生也去苏州拍电影一样。就现在而言,你还是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争取考个好成绩。”他笑着问:“二妹,是不是想爸爸妈妈了?”

    孙小小:“想了,我昨天还梦见他们。”

    “别急,很快我们就会回家了。”孙朝阳好奇地问:“小小,你梦见爸爸妈妈什么了?”

    孙小小:“哥,我说了你不许生气啊,昨天晚上我梦见爸爸揍你,说你不听话,杀千刀的。他呀,提着棍子跟着你追,你吓坏了,都躲进院里玫瑰花丛里。”

    孙朝阳脸上的笑容僵着,气急败坏叫道:“不回去了,我不回四川了。”

    不回去肯定是不行的,老妈来信了问什么时候回家,孙朝阳和孙小小各自回了一封信,说自己一切都好,又说了什么什么时候到仁德县参加毕业考试。

    过不了几日,一封电报交到孙朝阳手上,是老爹孙永富的。电报上写着:把电视机带回家,打死你这个败家子!

    电报按字算钱,能少写一个字是一个字,孙老爹勤俭节约了一辈子,这次竟然肯浪费钱说“打死你这个败家子”可见其气愤到何等程度。三四百块一部的电视机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就用来买个戏匣子?贪图享乐,不当人子。

    孙朝阳心中一寒,大叫:“孙小小,你是不是跟妈说了咱们买电视机的事情,干嘛啊?”

    时间过得飞快,七月一号,陈凯哥完成所有拍摄回了北京,又和孙朝阳聚了一次。在孙朝阳交了剩余剧本的那段日子,小陈导演就好像疯了一样,以一星期一集的速度拍摄。剧组的演员来来去去换了几茬,都是老陈利用人脉从其他单位请来的优秀演员。

    电视连续剧《济南》全部六集的拍摄已经圆满结束,陈凯哥拍一集就给北京送一集,老陈收到一集就剪辑一集。如今已经全部剪完,送去审核,估计近日就能在中央电视台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