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1章 瓶颈、减肥和第一场

    或许有人会说,孙朝阳反正是个文抄公,遇什么瓶颈期,这不是扯淡吗?

    还真遇到了。

    他穿越之后感觉自己的记性忽然变得非常好,以前读过的书大体上都记得,只细微之处有些模糊。所以,在抄《寻秦记》的时候含糊几句就过了。而且,《寻秦记》中有不少在八十年代读者看来不太合适的男女感情方面的内容,也不能写,便用自己的语言简单交代一下了事。

    这部小说原着作者黄易先生的文笔其实不是太好,他擅长的地方在于故事。通俗小说读者要求并不苛刻,有个精彩的故事就行。

    写《济公》的剧本却不同,注意,是写,而不是抄。因为孙朝阳在穿越之前并没有看过《济公》的剧本,他只记得故事走向,和各集中的场面。至于人物对话什么的,都要自己做,贴着人物来写不说,还得写出趣味。

    这却是他真实写作水平的体现,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

    孙朝阳交给陈凯哥的是第二集剧本。

    小陈导演决定导这部戏后,就开始不停催孙朝阳尽快拿出其他集的剧本,尤其是第一集。

    《济公》第一集需要交代济公这个人物的背景、来历,以及怎么与佛结缘。后来又怎么在结婚当天不辞而别出家当了和尚。

    等到多年后,济公回到家中,发现父母已经去世,未婚妻变疯,而家产又被管家霸占。而他又被管家设计抓进官府,遭到一顿毒打。

    又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世界上多了个惩恶扬善的疯疯癫癫的和尚,有人叫他疯和尚,又有人尊称他为济公。

    故事孙朝阳都知道,只需要把各个角色的对话填进去,用对话推动情节就行。

    刚开始的时候他倒是信心满满,觉得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他先是写了第一幕,室内,出场人物xxx和xxx。注明几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之后,就开始写对话。

    这一写,味道就不对了。

    首先,几个人物的对话寡淡无趣,仅仅是流于把事情说清楚了,毫无个人特色。把人物名字蒙上,一时间竟分不清究竟谁是谁。

    得,把草稿扔了,重来弄。

    如此又写了几张稿子,渐渐地,孙朝阳感觉自己的脑壳里就好像一台生锈的机器,越转越慢,然后转不动了。同时,心中也有一种说不出的烦闷。

    他的不抽烟,熬夜提神全靠茶叶。蒋见生送给他的碧螺春味道本淡,泡得两开就变成白开水。最后没办法,就去分游本倡的红茶。

    游老师是江南人士,和江苏人不同,他喝的却是发酵茶,用来打坐静修时提神用。

    孙朝阳一口浓如牛尿的红茶饮下去,人是精神了,但身体却感觉很不舒服。心脏突突地跳着,有点发慌,有点恶心,但稿子还是憋不出来。

    看到扔得满地的废纸团,他心中暗想:糟糕了,《济公》这部剧实在太要紧,动用了大量资源,这么多演员千里迢迢聚集到苏州,就因为拿不出剧本,以至项目流产,我怎么跟大家交代。这部剧是陈凯哥出道第一战,如果打个大败仗,以后就翻不了身了,他还不得把我给撕了?最重要的是,为了二妹念书的事情,我已经赌上了所有。真出纰漏,她将来如何是好?

    孙朝阳越紧张,笔头越生涩,一连写废了五个开头后,他头发蓬乱,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处也沾满了《红岩》牌蓝黑墨水。因为上火,鼻头上也长了个包,用手一碰,疼得钻心。疼了一夜,第二日早晨竟有了脓点。另外,左脸颧骨处也长了个小包——他今年二十一岁,风华正茂,加上平时吃得不错,青春痘风潮终于来袭。

    这天深夜。

    游本倡:“你有心魔。”

    作为孙朝阳的室友,他的烦恼和郁闷游老师自然看到眼里。

    孙朝阳:“啥魔啊,说得那么吓人。老游,咱们可不兴封建迷信的那一套。”

    游本倡:“所谓魔,是佛家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人的得失心。我小时候家贫,加上身体弱,被送进上海的一家寺院修行多年。是的,新社会不兴封建迷信。但在我看来,佛学其实可以归类于哲学。所谓哲学,就是世界观、是方法论。如果朝阳你心有挂碍,老衲可以开解开解你,你就当我是心理医生吧。”

    孙朝阳嘴犟:“我能有什么挂碍,我好得很。”

    游本倡:“心魔,就是得失心,就是我们急欲想要做成做好一件事的念头。不不不,老衲并不觉得这样不好,佛家也不是教人虚无,教人什么是都不做,那样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实际上,佛家是让人积极做事的。朝阳,你想把戏拍好,想写出一个好的剧本,你在努力,这很好。但做事的时候,你纷杂的念头实在太多。你顾虑,如果自己的剧本写砸了,写得不好怎么办,如果因此影响了拍摄进度怎么办,你怎么跟大家交代。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你的状态发挥不出来,怎么写怎么没有。这样是不行的,你得放下这些执念,你得让自己静下来,整个地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