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66章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不管修行天下如何震惊,也不管魔教又是怎么开了女圣主先河,等公孙佳人伤势好转后,许仙就和她一路漫游到了神都洛阳。

    “中国”,天下之中,最初指华夏民族兴起的中原地区。

    万里黄河跨越千山,流到中原,全长453千米的洛河与之汇合。两河之间的这片区域,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地理名词——河洛。

    山河拱戴之下,一座古都在洛河北岸诞生,以河为名,是为洛阳。

    从总体上看,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势复杂多样。

    洛阳所在的河洛盆地,位于黄河中下游南岸,四面环山,西有崤山、中条山,南有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东有淇山、嵩山,等多座高山;北面是黄河,黄河南岸的邙山成为天然屏障,正好使洛阳免于黄河水患的侵扰。

    洛阳城外,群山连绵,如城墙拱卫都城。兵家凭借洛阳周边山势,设孟津、小平津、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等八大关口环卫四塞,史称“洛阳八关”。

    如此,洛阳雄关林立,更是名副其实的形势险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洛阳水系亦十分发达,除北边的黄河外,还有洛河、伊河、清河、涧河、瀍河等十余条河水汇流于此,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

    洛阳山川纵横,西依函谷秦川可君临天下,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河水汇流而有膏腴之地。

    《史记·封禅书》中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

    商汤灭夏后,将都城建在河洛,史称西亳。周朝建立后,周天子营建洛邑,认定洛邑是“天下之中”,直至周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的序幕。

    周天子在临近涧河和洛河的东周王城,经历了春秋战国的纷扰。

    周王室东迁到洛阳后,延续五百年而亡,天下一统归于秦。

    秦朝发家于关中,没有定都东周故都洛邑。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胜出后,建立汉朝,却一度选择洛阳为都城。

    但是,仅仅几个月后,一个叫娄敬的谋士就劝说刘邦迁都关中。

    娄敬劝说的理由是,东周时期天子虽处天下之中,但天下诸侯都把他当成了摆设,“非其(周天子)德薄也,而形势弱也”。

    这是说,从地势的险要程度来看,洛阳作为都城,并不如西边的长安好。

    刘邦觉得有道理,就迁都到长安去了。他当年入关中时约法三章,备受拥戴,也有群众基础。

    到了公元1世纪,刘秀建立东汉,洛阳再续辉煌。

    刘秀随兄长在南阳起兵,投身农民起义军,手下的功臣多为以南阳、颍川等地为主的山东(崤山以东)豪族地主,称帝后定都洛阳,也是为了守住自己的根基。

    洛阳为东汉帝都,直到公元190年董卓之乱,汉献帝被迫迁长安,旧都洛阳毁于战火中,“宫室烧尽,街陌荒芜”。

    六年后,献帝东还时,关东群雄并起,只有一代枭雄曹操赶来接驾。

    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其子曹丕称帝后,建都于洛阳,重修宫室。

    司马炎代魏建晋后,西晋也定都于洛阳。

    在乱世中崛起的魏晋两朝,都选择天下之中的洛阳为都城。但不久之后,历经永嘉之乱的洛阳再度陷入战火之中,成为北方五胡十六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从平城迁都洛阳。

    孝文帝拓跋宏在执政期间,对朝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他决定迁都洛阳时,遭到了部分鲜卑贵族的反对。

    于是,拓跋宏假借南征为由,率领30万大军与朝中重臣南下。走到洛阳时,机智的拓跋宏干脆不走了,顺水推舟地将都城从边远的平城迁到洛阳。北魏迁都后,重建了洛阳城。

    但好景不长,孝文帝迁都仅仅40余年后,北魏两大权臣家族宇文氏与高氏,一个立足长安,一个东迁邺城,后来演化成西魏和东魏。

    东西相争,洛阳地处两者中间,成为争战之地,难逃被毁的命运。

    正所谓,洛阳“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

    北魏分裂后,一个名叫杨衒之的人奉命回到故都洛阳,只见“城郭崩坏,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眼前残破的一切,让他万分悲痛。杨衒之便着作《洛阳伽蓝记》,寄托故国哀思。

    隋炀帝在位时,举全国之力,重新营建东都洛阳,既是为了运送粮草,征伐辽东,也为了满足自己巡游天下的目的。

    隋朝以洛阳为中心,修建了大量的粮仓。而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抵余杭,北达涿郡,长达2000多公里。

    另一方面,隋唐两朝皇帝都出自“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是由西魏权臣、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的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着而成的军功贵族集团。

    关陇集团以关中长安为基本盘。

    从北周到隋朝再到唐朝,三个朝代的权力更替,实际上是在关陇集团内部进行的。论关系,唐高祖李渊还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

    隋炀帝杨广对东都洛阳进行营建,本质上也有倾向山东、江淮士族等新势力的因素。

    隋炀帝的步子迈得太大出了祸事,引起了后来人的警惕。

    唐初几代皇帝,都在关陇与山东两个集团之间权衡,兼顾洛阳与长安的地位。

    到女皇武则天执政时期,她使洛阳超越了长安。

    武则天出自山东寒族,本不是关陇集团的成员,她既当过唐太宗的才人,也是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一生经历颇为传奇。

    唐高宗在位后期,才能出众的武则天在旁辅佐,形成“二圣临朝”的局面。到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已经掌握唐朝权柄。

    为了让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她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使之凌驾于长安之上,之后假托弥勒佛转生,代唐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称帝这年,武则天67岁。

    武则天在洛阳修建了恢宏壮观的明堂和天堂。

    明堂有三层,高度约为三十丈,中有通天柱上下贯通。而天堂更宏伟,一共有五层,中间放置一尊大佛,仅佛像的小指就可并坐数十人。

    公元705年,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病逝,政权重归李唐。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复位,还都长安,此后有意降低了洛阳的地位。

    至当今天子李隆基即位,则施行东西两京轮换制:这个五年天子在西京长安居养理政,下个五年天子在东都洛阳执掌天下,如此轮换。因此东西两京都有完整的官署和建制。

    许仙和公孙佳人来到东都洛阳后去的第一个地方是白马寺。

    公孙佳人和佛宗的佛子还有未完成的论道之约,而佛子此时正在洛阳白马寺。

    “东汉明帝时,有一天,皇帝梦见一个全身金色的人,在殿前飞绕而行。大臣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类似的传说。汉明帝听罢大喜,派中郎将蔡愔、博士秦景等向西而行。

    在西域,蔡愔一行遇到了天竺僧人迦摄摩腾与竺法兰,抄得佛经四十二章,并邀请两位高僧前往大汉都城洛阳传授佛法。

    永平十年(67年),蔡愔一行陪同迦摄摩腾、竺法兰跋山涉水,用白马驮着佛经回到洛阳。

    汉明帝为此在洛阳修建了神州第一座佛寺——白马寺。这是神州佛教的发源地,被尊为‘祖庭’、‘释源。”

    公孙佳人和许仙在小沙弥的引导下,边向寺院深处走,边闲聊掌故道。

    许仙轻轻点头,补充道:“曹魏甘露五年(260年),一个名叫朱士行的人在白马寺受戒出家,取法号‘八戒’,他成了历史记载的第一个正式受戒的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