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22章 改俚为黎

    舒服。

    消化结束出来,陈远继续吃,永嘉就没再出来,都是让人端进去的。

    等时间来到第二天上午,渔船也很快添好油料,奉命返回长安。

    陈远再度来到府衙,点齐人马,直接把办公桌搬到府衙外,现场发债。

    情况还不错,十万的债券,一小时不到就发完了。

    主要认购者,永嘉,长乐,郑丽婉……

    嗯,就这三。

    在此之外,包括薛实在内的所有认购者加一起,也没超过三十贯。

    可见这地方是真的穷,连当官的都瘦,肚子看不见一滴油。

    当然,有也未必放心投,毕竟这事怎么想怎么觉着不靠谱。

    下午就闲了。

    先是带着往李渊处跑了一趟,看看老爷子现在的状况,问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回来便在海边研究怎么熏鱼,晒制鱼干。

    其实也不难。

    尽管这边原料匮乏,除了鱼什么都没有,可单纯要说处理好现有这些东西,顺便验证方法还是很容易的。

    一句话,直接从现代社会搞就行,要盐有盐,要花椒有花椒,要辣椒有辣椒。

    于是就按照查到的配方调配出了料汁,于是一条条海鱼或整条或切段入桶腌制。

    出来就送入临时搭建的烘房,熏制,烘干。

    趁着这段空档,又把晒好的鱼胶跟熬制好的鱼肝油给收了。

    都是上好的鱼胶。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其次色泽好,经过仔细询问,可以肯定里面有顶级的黄唇鱼鱼胶。

    但是又无从寻找分辨,因为根本没人想过要特意挑出来,都是一起的。

    鱼肝油自然也都是原生纯正的鱼肝油。

    这东西现代社会应该是搞不到了,毕竟技术再好,环境被破坏是铁打的事实。

    转天又来到府衙。

    正准备出去看看,道路怎么规划一下,水利灌溉设施怎么疏通一下,春耕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难处,忽然席君买找了过来。

    看这家伙满脸郁闷,陈远不由好笑:“怎么了这是,难不成还有人欺负你了?”

    席君买垂头丧气:“欺负倒是没有,可是没人啊,我们带着文书,米粮,银钱,挨家挨户去动员,也就凑了一百来号人。”

    “哦,那你觉得现在该怎么办?”陈远倒也不怎么意外,毕竟当兵这种事,从来都不是最优选。

    尤其刚刚经历了划分土地,免费吃鱼,等一系列事件,日子分明比较有盼头之后。

    席君买丧气道:“就是不知道啊,这不来求公爷指点迷津了么?”

    陈远想了想,道:“那这样,你拿我的名帖往距离最近的万州府衙走一趟,知会一声,看看能不能从那边弄一批人过来。”

    名帖,写有名字的纸片,也可以是木片,竹片。

    这东西大概就是最早的名片了,是一些交易场合不可或缺的物品。

    席君买顿时眉开眼笑,接过名帖说道:“还是公爷有办法,小的这就去办。”

    “嗯,叫两个人一起,注意安全,不成也不妨事,最多再想别的办法。”

    陈远笑着叮嘱,待席君买离去,想想又转道来到薛实处,道:“薛长史,你给我说说,现在我等汉人跟本地俚人到底什么情况?”

    薛实便把情况仔仔细细都说了一遍,简而言之,没有冲突,却又天然保持着距离。

    就好比县城,虽然经常都有本地俚人前来交易生活物资,但基本上不停留。

    住的地方也有点远,基本上都在岛屿中西部密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