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吹糖人

    第16章吹糖人

    “洛哥还会吹糖人?”

    “哎吆,这可是老技法……”

    “洛哥,口活儿不错啊……”

    “茶姐有福了。”

    “你们一天天就知道开破车,开破车,除了开车还会干点嘛?倒是……上图啊魂淡!”

    ……

    直播间里喧嚣闹腾。

    秦洛看了一眼,也没在意,架锅烧火。

    随口讲解。

    “吹糖用的是麦芽糖,其实应该提前熬制的,不过今儿来不及了,只能用以前现成的糖浆。”

    “这玩意儿,熬起来还真挺费事的。”

    “我这里说下配方和工艺,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里试试,当成给孩子上手工课都行。”

    “首先,将小麦粒或者大麦粒洗干净,放入木桶或瓦缸浸泡,泡水时,夏天用冷水,冬天用温水。麦粒浸泡24小时后捞出,放入箩筐,盖上湿布,适当洒水,每天用温水淋两三次,水温不要超过30摄氏度,经过3到4天后,保持适宜的温度,就可以发出麦芽。等麦芽长出二叶包心时,将其掐断,切成碎段,加水,磨细,备用。”

    “这是第一步,就得三四天了。”

    “然后第二步,蒸煮,将糯米,在水中浸泡4到6个小时,米粒吸水膨胀后煮成粥,等粥冷到温热,加入之前磨细的麦芽,搅拌后,盖好锅盖密封,保温,等它产生糖化反应。基本3个小时左右就行了,然后过滤出糖渣。”

    “最后是熬糖……”

    “将麦芽汤汁放到锅中熬煮,差不多得煮两个小时,期间要不停搅拌,还要根据锅里的气泡和气味,不断加火,减火。”

    “火候不到,熬出来的糖就疲软,没有韧性,做糖人时难以成型。”

    “火候过了,糖就容易糊,色泽也不好。”

    “这里头有个诀窍,熬的时候,用筷子挑一挂糖尝尝,如果没听到响声,那就是熬的火候不够。如果在嘴里听到两三声啪的声音,就说明火候正好。”

    “不过,啪多了也不好,就说明过了。”

    对于这些,秦洛早就熟极而流。

    当然,最后一步“吹”,他没说。

    倒不是敝帚自珍。

    只是,这个讲是讲不明白的,非得师父手把手的教。

    自己在系统空间中,师父嘴把嘴教,足足学了一年,才入门。

    五年,才大成。

    这是前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每一步,每一个小技巧,都是千锤百炼过的。

    放在古时候……

    一个糖人挑子,就是一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靠它。

    当然,现在肯定不行了。

    工业化的时代,这效率太低,谁有那么久的耐性去学这个?

    学出来也不赚钱。

    人们更不缺糖分的摄入。

    这传统技艺,只能当成“工艺品”,以及很多人童年的回忆了。

    秦洛想着这些,倒是微微有些感怀,却没显露出来。

    有些话,放在心里就好了,说出来矫情,别人也不爱听。

    他讲解的时候……

    直播间还在闹腾喧嚣。

    总之就是各种开车,和“吹”有关的。

    茶姐在旁边看着,只隐隐感觉,此时秦洛身上有股子莫名的气质,宁静且专注。

    这让她看得一时微微有些入神。

    当时停留在直播间,也是被木雕时的专注吸引。

    挺帅的。

    她不由微微一笑,和平时的闹腾截然不同,只是,这个笑容,秦洛自然是没有看到的。

    秦洛开始熬糖了。

    先前自己熬好的糖浆,放在隔壁邻居家的冰柜里,真空包装,好大一块,褐黄色的晶体,早已经冻得硬邦邦。

    现在拿出来,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不过一直密封的很好,应该没有变质。

    放在锅里,加上水,重新调配比例,熬煮……

    糖冰渐渐融化。

    期间秦洛不停搅动。

    气泡咕嘟咕嘟的冒出。

    感觉差不多了,秦洛随口支使道:“去我皮卡车上把那个木头担子拿下来。”

    茶姐恍然回过神,迈着大长腿就朝旁边的皮卡跑去,片刻后,双手提着一个糖担子回来。

    这是秦洛先前就做好的糖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