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93章 安南(上)

    安南,是明朝版图的一块痛。

    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意难平。

    明宣德二年,明宣宗朱瞻基放弃交趾都司,双方复归宗主与藩属的关系。直到道士中权力最大的人,万寿帝君,明世宗朱厚熜,横空出世,在他的力主之下,才重新收复安南。

    嘉靖六年,安南大臣莫登庸篡位,成为安南之主。原来的安南之主黎氏,自然是不甘心的,他们就派人向大明求救。

    明朝的大臣当然是不同意的,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事就搁置了。

    直到嘉靖十六年,明世宗朱厚熜力排众议,下令,咸宁侯仇鸾为都督,挂征夷副将军印,兵部尚书毛伯温参赞军务,率军征讨安南。

    莫登庸闻之,大惧,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大明纳地请降。

    自此,明朝在安南设立安南都统司,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为从二品,安南再一次纳入明朝版图。

    因为安南离北京实在是太远了,所以,在自莫登庸之后的安南都统使承袭时,明朝不再派专使赴安南任命,而是将任命敕谕、印信托附于广西的地方官,安南的继承者必须亲自到镇南关,经过广西官员勘验明白,就地领敕回国,才算是正式袭职。

    至于都统使,明朝也有官方定义:乃削其爵而卑世官,比于内吏。

    再后来,黎氏复国,黎氏向明朝派遣使臣,请求如之前一般,册封为安南国王,明朝没有答应,仍以授以安南都统司的头衔。

    同时,为了牵制黎氏,明朝下令,莫氏乃我大明内臣,令黎氏让出高平等地给予莫氏。黎氏迫于压力,也只好点头答应。

    这一时期就是后黎朝。

    不过,后黎朝也逐渐分裂,形成了两大势力,就是北方的郑主,南方的阮主。后黎朝的国主受制于郑主,相当于傀儡,不当家。而郑主与阮主经常交战,这也就是郑阮之争。

    如今,进攻莫氏的,正是郑主。

    朱由检在路上,就派人通知相关官员乾清宫议事。

    待朱由检来到乾清宫,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兵部尚书兼军令总长李邦华,户部尚书毕自严,军令次长陈奇瑜,军需次长惠安伯张庆臻,早早的就在乾清宫里等候。

    另外,与会的还有三位勋贵,一位是英国公张之极,一位是黔国公沐天波,还有一位,是负责情报工作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新城侯王国兴。

    本来朱由检由京师赶到保定讲武堂就已经是下午了,待他观看学员考核再回到京师,已经是夜色渐浓了。

    今天是个大晴天,月色正亮,可朱由检却无心欣赏,径直走进乾清宫里,而乾清宫内,也早就燃起了灯火。

    一见朱由检到了,众大臣纷纷躬身施礼,“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赐座,看茶。”

    “谢陛下。”

    朱由检径直走到主位,坐了下来,“广西巡抚陈新甲的急报,诸位想必都看过了,那就议一议怎么处置吧。”

    中央的大臣,朱由检基本上就没怎么大动,这些臣子也都了解朱由检的脾气,他们知道,朱由检这是打算动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