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3章 是这么回事

    朱由检听着西宁侯宋裕德的诉说,来了兴趣,“西宁侯,你说你不给予张刘氏优养,而是给了她漆碗一个,木杖一条,是遵循洪武年间的旧例?”

    “回禀陛下,正是。”

    “那你就仔细说说。”

    宋裕德躬身道:“是。”

    “陛下,事情是这样的。”

    洪武年间,有一个京卫指挥,姓刘,因病去世。

    这个刘指挥的妻子刘氏,就上访,说刘家没儿子,希望朝廷按照规定,给予优养待遇。

    这事情,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接待的,朱元璋就问了刘氏一个问题,“你丈夫死的时候,多大岁数?”

    刘氏回答道:“五十岁。”

    朱元璋又问,“有妾室吗?”

    刘氏摇了摇头,“没有。”

    朱元璋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训斥道:“你男人打了一辈子仗了,好不容易得了个官,完事还传不下去了。但连个妾都没纳,这难道不是因为你泼悍吗?”

    “按道理我都应该砍了你,不过也是念在你男人的功劳,不好下手。”

    “这样吧,我让光禄寺给你一个漆碗,一条木杖,你每天去勋戚功臣家要饭去,也让他们长个记性,‘以为妒妇之戒’。”

    复述完,西宁侯宋裕德再次躬身说道:“陛下,这张光辉五十有一,戎马一生,可到头来却断了香火。”

    “若是纳妾了没有子嗣,倒还好说,可偏偏没有纳妾,这分明就是张刘氏善妒,不让张光辉纳妾。”

    “臣这也是遵循洪武年间旧例,这才给予张刘氏漆碗一个,木杖一条,让她去勋贵功臣家讨饭。”

    在古代,若是男子没有子嗣,正妻是应该鼓励支持丈夫纳妾的。因为这个妾室生的孩子,是要归到正妻名下的。

    而且这个妾室的地位,是很低下的,有些甚至都不如家里的心腹家丁和丫鬟,甚至正妻打死妾室,也没多大的事。

    因此,在古代,正妻一般是不会阻止丈夫纳妾的,有的人怕自己落下一个善妒的名声,还会支持甚至是主动帮丈夫纳妾。

    更重要的是,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夫一妻制,多出来的,是不能叫作妻的,只能叫做妾。

    正妻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妾室就算是再受宠,那也是无法和正妻相比的。

    一个“嫡”字,就足以压倒一切。

    当然了,正妻不支持丈夫纳妾,甚至是敢和丈夫动手的,也是有的。戚继光戚将军,就是典型代表。

    朱由检听了西宁侯宋裕德的话,频频点头,别说,这还真像老朱的做事风格。

    而后,朱由检将目光看向了英国公张之极,“英国公,你如何看待?”

    英国公张之极出班奏报,“回禀陛下,臣以为西宁侯的处置,并无不妥。”

    “士兵们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吗。膝下没有子嗣,莫说是无人承袭祖职,就连香火都断了。”

    “妒妇之戒,确实是应该警醒世人,切莫重蹈覆辙。”

    朱由检又将目光看向了兵部尚书李邦华,“李尚书,你怎么看?”

    李邦华当即出列,“回禀陛下,“东汉赵歧所着孟子章句中有三不孝,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