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67章 议和

    “建奴派人来议和了,”孙承宗细细思索,“此战建奴损失惨重,议和,也不算奇怪。”

    “将文弱喊来,然后再请建奴的人进来。”

    “是。”

    很快,杨嗣昌便赶了过来,紧接着,图尔格才被让了进来。

    图尔格走进大堂中,先是扫量了一眼堂内的人物。

    孙承宗端坐于上位,其左右两侧皆坐着辽东的文武官员,只是,有些人图尔格并不认识,但是,既然在孙承宗面前都有座位,那想来身份也不会差了。

    图尔格朝着孙承宗躬身施礼,“大清国使臣图尔格,参见孙承宗。”

    “放肆!”杨嗣昌厉声怒斥,“你建州女真不过是我大明一臣属,他黄台吉祖辈世受我大明恩泽,世属明臣,辽东更是我大明国土,何来的大清国!”

    图尔格被杨嗣昌吓了一跳,不过,他却并没有在意杨嗣昌的态度,反而是偷偷的观察孙承宗的神情,因为图尔格知道,在辽东,大明的军政第一人乃是孙承宗。

    见孙承宗看自己的眼神冰冷,图尔格心中已经有了数,于是赶忙认错。

    “是是是,大人教训的是,是我一时口误了,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孙承宗见图尔格认了错,态度才有所和缓,“文弱,建州女真本就是化外之人,不通人烟,不晓人情,不知人事,不必过于在意。”

    图尔格一听孙承宗的话,心里仔细的琢磨,他孙承宗说的每一个字我都知道,怎么连在一块,我就听不明白了呢。

    我也会说汉话啊,怎么就听不明白了呢?

    不待图尔格反应,孙承宗便看向图尔格,训斥道:“本阁念在你建州女真生活于化外之地,未经圣人教诲,不明人言风土,果腹不以五谷,御寒不以衣物,虽口吐狂言,大逆不道,然,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大明天子有容人之量,暂且饶恕你这一次。”

    “望你吸取教训,如若再犯,绝不轻饶!”

    图尔格听着孙承宗的话,一脸的懵逼,前边那一大堆,他一句都没听明白。

    不过,好在他能听懂最后这一句关键的。

    “阁老教训的是,小人一定谨记于心。”

    看图尔格认错态度良好,孙承宗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女真使者,你刚刚说你来议和,可有凭证?”

    “有的。”说着,图尔格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这是我家皇上,呸,大汗,不是,”

    图尔格想了好几个称呼,但是,都不知道该怎么在孙承宗等人的面前称呼自家主子黄台吉。

    叫皇上,就刚刚孙承宗的态度,肯定是不行的。

    叫大汗,估计也够呛,我家老主子努尔哈赤就自称后金大汗,我要是在这称呼我家主子为大汗,容易犯忌讳。

    不过,还得是图尔格,脑子转的快,要不然,黄台吉也不可能派他过来接洽议和的事。

    很快,图尔格脑子里就想到了一个绝佳的称呼,那就是建州左卫指挥使。

    这还多亏了之前吴三桂去给黄台吉下战书时的解释,要不然,图尔格还真不一定就能想得到。

    “这是我家建州左卫指挥使写给阁老的,还请阁老过目。”

    听到建州左卫指挥使这个称呼,孙承宗不禁高看了图尔格一眼,心中暗道:这个女真人脑子转的够快的啊,可惜啊,投胎投错了人家,白白披了一张人皮。

    鹿善继从图尔格手中接过书信,而后恭恭敬敬的递给孙承宗,“阁老。”

    孙承宗接过黄台吉的书信,其实,这也不是黄台吉写的,而是黄台吉口述,范文程代笔写的。

    大概意思就是,你我双方,打来打去,生灵涂炭,我黄台吉心念百姓,不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也不愿无辜士兵妄送性命,特此前来议和。

    孙承宗看罢过后,整个文书,满嘴的仁义道德,很像朝廷的官方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