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4章 说命

    江月笑着问:“你是觉得蔡文姬没有优点吗?”

    “那倒不是,蔡文姬汉代的着名才女,书法造诣也不输他的父亲,胡笳十八拍也是她所作,悲愤诗也是历代人都夸奖的,她优点很多,但是我就是不知怎么写,总觉得和她隔得很远。”顾碧茹心里也觉得蔡文姬很有才情,就是很难认同她。

    “那就是不太认可她嫁了三次,并且抛弃了两个孩子,觉得作为女子失节,作为母亲失慈,无法认同她了。”江月看顾碧茹缓慢的点了点头。

    “其实我也知道这也是不是她所愿意的。”

    “好多人都会以此诟病蔡文姬。一嫁丈夫早亡,夫家不容,遂回到蔡家。南匈奴作乱关中,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与左贤王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被曹孟德赎回下嫁董祀,董祀比她小很多带她也不好,董祀犯了死罪,文姬挺身而出,为了救董祀,写了四百余篇的古籍,后来两人相携归隐。

    可能她一嫁夫亡回家,就很多人会说,应该留在卫家守节。且不说她的所作所为在汉朝风俗并不算出格,就是我们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自己又没做错什么,为什么就要被命运捆绑,能回家如何不是父母亲友所愿?

    再说北匈奴左贤王劫掠,有人可能就会说不会自尽吗?其实她也曾写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她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后来曹孟德一统北方,将她赎回,左贤王却不让她带走孩子,想要以此留下她,难道不难过,没有犹豫吗?只是她留下后,要再看到两国再度陷入战乱吗,看似不能照顾孩子,其实她离开孩子未必就不爱孩子,未必就不慈?

    回到汉朝,下嫁董祀难道是她所愿?

    一个女人,在命运中沉浮,似乎有依靠,实则无可依靠,看似有选择,实则毫无选择。我们常常会陷入这种死境,死貌似可以解决这些困境,但为什么要用生命妥协。要么改变命运,要么接受命运,在苦难中坚强的向前,这种品格难道不值得我们赞美?

    向死而生,付出最大的努力并有尊严的活着,努力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这才是我辈女子应该好好学习的。每当听到胡笳十八拍,都能感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我倒是很佩服顾阁老独特的眼光。”

    顾碧茹陷入沉默,向死而生,她突然也被江月说的打动了,感到了文姬无声的抗争,对命运的抗争。

    江月看到顾碧茹陷入沉思,就带着辛夷和柳娘子退出了房间,向画扇告辞。

    “别打扰你们奶奶了,我先回去了。只要她方便,随时可以来找我。”

    画扇将江月送出府,“夫人也知道,我们奶奶是有几分痴气的,性子不圆通,一开始和大爷也生了不少气,后来写话本和编纂《浮生闲事》占据了她一半多的心思,放下了好多琐碎的事,才逐渐不再生气了,后来跟着夫人又挣了不少钱,不仅梁家,就是顾家也对姑娘刮目相看呢。等我们奶奶过了这两个月,定会去登门拜会的。”

    江月看着画扇,“哦,好事呀,那让你们奶奶安心养着,也不要花太多心思写话本。”

    画扇掩嘴笑,“夫人也太聪明了,奴婢谢谢夫人。”

    几人坐上马车,江月正想着带辛夷去吃好吃的,忽然发现她闷闷不乐的垂着头。看向柳娘子,用眼神询问,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