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太后

    寿康宫

    空气中静静飘浮着檀香的香味,沉静安然。

    太后坐在榻上,手中拿着一卷地藏菩萨本愿经细细的看着。

    手中拿着佛珠,默默转动着,竹息侍立在侧。

    “皇额娘,您又在礼佛了。”皇后被宫人引进来,端庄的笑了笑。

    她来到太后身前规矩的行了个福礼,温声道:“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皇后起来吧,你一向无事不登三宝殿,怎么,可是有什么难事需要哀家。”

    太后徐徐说道,话虽讽刺,语气却平缓。

    “皇额娘说的哪里话,儿臣毕竟是乌拉那拉家的女儿,您的亲侄女,就不能来孝敬您吗?”皇后沉吟了一下,笑着说道。

    太后不置可否的拧鼻嗤笑了一下。

    皇后一时有些尴尬,很快又重新撑起笑容,说道:

    “不过,说来,皇额娘可知道,最近后宫出了个人才。”

    “哦?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太后意态安闲的挑眉问道。

    “冬来北方天气越发严寒,可谓滴水成冰。

    百姓苦寒已久,听说就连京城脚下也已经出了人命。

    皇上为此事烦恼多日,连连召大臣们商议,却徒劳无功。”

    太后听闻此事不由得专注了起来,缓缓道:

    “这么说,是有人为皇帝解了忧愁了。”

    “是后宫的人?”她挑眉问道。

    “是……玉嫔。”皇后迟疑道。

    她接着说:“她想到用鸭鹅之毛缝在棉衣内做成冬衣御寒。

    皇上已经在各地实行此策了,听说在朝堂上也大加称赞。”她勾唇笑了笑。接着缓缓道:

    “这本是好事,不过……却有干政之嫌呐。”

    太后转动佛珠沉思了起来。

    “皇额娘,您可能不知道,皇上他……已经对玉嫔实在太特殊了些。”

    “让儿臣不由得想到了先帝宠冠六宫的舒妃。

    如果如此盛宠之人却怀有武后之志,那……”皇后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太后眉头紧了紧,闭上了眼睛。

    “皇额娘,您累了,儿臣就先告退了。”皇后又端庄有礼地福了福,含笑告辞。

    竹息送了皇后出去,便回了室内,站到太后身边。

    “竹息,这件事你怎么看?”

    太后抬眸看向这个陪在她身边一辈子的老嬷嬷,缓缓问道。

    “太后娘娘,这件事奴婢早有耳闻。”

    竹息小心地看了太后一眼,见太后“唔”了一声,表情淡然。

    接着道:“奴婢听说这是玉嫔见皇上为此事烦心,便与皇上谈起了年幼时的趣事。

    皇上听了这法子好奇,着人试了试,没想到竟真的有用。”

    她谨慎的遣词用句:“也许,这是个巧合呢?”

    “无论巧合有否,皇后有句话倒说的是在理。

    玉嫔……该敲打敲打了。免得她左了心性,倒累的皇帝为她伤心。”

    太后点点头,抬眼看了看后宫的方向缓缓地说道。

    “太后您说的是。”竹息点头道。

    “传哀家懿旨,玉嫔接下来七日,午后来寿康宫小佛堂为哀家抄写佛经。”太后吩咐道。

    “是,奴婢这就去传旨意。”竹息领命而去。

    储秀宫

    夏舒从皇后宫中请安回来,正在听念如低声禀报:

    “小主,奴婢和思如这几个月按您的吩咐留意着咱们宫里的人,已经有结果了。”

    夏舒点点头,面色清淡的道:“说来听听。”

    念如点点头,说道:“咱们宫里,除了李总管和蔺姑姑,一共有六名宫女,六名太监,还有三名服役者。”

    “宫女里红玉和珠儿年纪尚小,平日里还算安分。

    穗儿性子稳重做事勤快,绿竹平时行事却有些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