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章 采购,计划

    出门第一站,沈安宁准备先去百货大楼,坐个公车,大概半个小时。

    看着眼前五层楼的建筑,沈安宁颇有几分感慨,北京人有句话叫百货大楼买不到的东西,您哪儿也别去了。

    空间里的东西挺全的,只是考虑到要去乡下得走人情,拉关系,空间里的东西有些不适合拿出来,白糖、红糖、冰糖空间里都有,好几大袋呢,这些不需要买,看着手里的一沓票据,,,

    先到糖果柜台,“同志你好,家里要办喜事,请问这些糖是怎么卖的啊?”

    沈安宁穿的齐整,态度也不错,售货员也没嫌麻烦,很是详细地给她介绍道:“什锦水果糖一块二一斤,也可以单买,一分钱一个,大虾酥一块八一斤,单买两分一个,大白兔奶糖两块五一斤,单买五分钱一个。”

    现在的大米也才两毛钱一斤,不得不说糖是真贵。

    要了两斤搭配起来水果糖,一斤大白兔,付了4块九毛钱和三斤糖票,看了看手里还有两张四两的,要了板状巧克力,钱币巧克力和酒心巧克力现在还没出来,还要等几年呢,两板巧克力三块钱,这还是今天有供应,这种东西可不是每天都能买到的。

    按照家里人的尺码买了几双鞋底,买了几块适合做衣服的布料,颜色普通大众,将手里的布票花了个底儿掉,四毛一尺,三尺大概是一米,黑色和灰色两种,每样买了四米,花了九块六毛钱,

    沈安宁两只手一手拎一个包裹,出百货大楼附近不远就是邮电大楼,走进去,先给姑姑打了个电话,姑姑沈义佩十二岁那年在护士学校学习,后来学医,现在在军区第一总院里是个外科医生,与沈妈妈的小资情调不同,姑姑是个很会打理生活和工作的人。

    双胞胎弟妹出生后,沈安宁就跟着姑姑学习,后世的她如果不是身体原因,一定也是个非常出色的医生。

    听着听筒中传来的声音,“您好,哪位?”

    “姑姑,我是安宁。”

    “宁宁,怎么了?”沈义佩很是紧张,她不得不多想,现在的局势对沈家是非常不利的。

    “姑姑,您别急,家里没事,今天晚上您和姑父能来家里吗?有些事情想和你们商量。”

    沈义佩放下心来,“好,今晚我和你姑父过去,买只全聚德的烤鸭好不好?”

    沈安宁听着姑姑的话,眼角酸酸的,无论上辈子还是现在姑姑都尽全力对她们好,为她们想很多。“好的,姑姑。”

    电话费贵,后面还有等着要打电话的,沈安宁也没多说,邮电大楼一层是寄信取信,邮递包裹的地方,想到以后要用到不少邮票和信封,因为面值不一样,沈安宁每套买了一版,总共花了六块钱,还有三十个信封,靠邮票发家致富她是不想了,毕竟不是谁都能买到错邮的,她就打算买的多收藏一些便罢。

    今天出门买的东西不多,沈安宁也没收起来,就这样拿回了筒子楼。

    到家里的时候,两小只还没醒呢,将东西规整了一下,收拾到时候要带走的东西,虽然她一点都不想给那帮人留,但像自行车,缝纫机这样的大件,是肯定要留下的,不然不好说,倒是搪瓷杯,军用水壶,这些可以带走,不然到了乡下还得去买,什么都不方便。

    沈父沈母的衣服不是很多,保护地都很好,中山装和裙子是肯定不能要了,衬衫裤子,棉服都收拾好,打包成了两个包裹,被子床单什么的等沈爸回来再弄,将家里的小摆件都收进空间,还好柜子桌子这些都是普通木料,不然她可真要后悔死。

    两小只的衣服和自己的打包放到一起,现在主要还是要说服家里人,让他们同意自己带着两小只下乡。

    其实沈安宁这么做是有原因的,爷爷上辈子讲过望土村和耿家屯这两个村子都没有赤脚医生。

    她如果可以以下乡知青的身份考个赤脚医生,帮两个村村民看简单的病症,她也不缺钱,每天只要几个工分,两个村都受益,到时候提出让两小只去上学,和村里的小孩一起,还怕村长不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