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十八章 差点撞了人

    拿一片良田来搭这么大的木头房子,太浪费田地了。

    张勉不知道该怎么跟这群百姓解释,他说道:“诸位误会了,我只是搭个棚子而已,用来种菜。”

    “这棚子如何种菜?”

    “哪有种菜还要搭棚子的,从没听说过啊?”

    四周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众人七嘴八舌,却是没人相信张勉的话。

    张勉一边指挥着木匠搭建大棚架子,一边对众多村民解释:“一般的种菜,自然不用棚子。但是冬天想要种菜,那就必须要大棚。”

    “啊?这位大人难道是说能用这棚子在冬天种菜?”

    张勉点了点头。

    众人摇了摇头。

    本来就没人相信张勉,听说张勉还要在大冬天种菜,更是没人相信。

    这些百姓都以为张勉疯了。

    或者是不懂民间疾苦的官员,一时兴起跑来田地里搞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一套。

    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早晚要失败的,他们就看个热闹。

    反正花的不是他们的钱,就是把良田拿来浪费有点心疼。

    百姓不理解,张勉并不觉得奇怪。

    连李世民跟房玄龄这样的人物都难以理解,更何况这些靠天吃饭的百姓。

    毕竟唐代人的生产力和思维想象就是那样,这就向跟一个六七十年代的人说电话可以拿着到处走一样难以想象。

    等大棚蔬菜种出来,眼见为实,众人自然心服口服。

    前几日在契丹,张勉兑换了三十亩地,三万平方米的塑料薄膜。

    现在为了种大棚蔬菜,张勉又兑换了十亩地的塑料薄膜。

    十亩地,一万平方米,用掉了一万积分。

    不知是因为长安城的气温比契丹那边高了不少的缘故,还是因为长安城的木匠和短工比契丹木匠工作能力更强的缘故。

    第一个塑料大棚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搭好了,速度比在契丹快了一倍。

    将木架与塑料膜双双固定好后,张勉让人在大棚中安置好火炉,便等待第一个大棚慢慢增温。

    同时,木匠们如法炮制,很快开始了第二个大棚的搭建。

    刚开始是一天一个,后来熟练了之后就是一天两个。

    张勉不禁感叹长安城的工匠跟工人真是名不虚传,干活的速度这么快!

    在蓝田县众多百姓的见证之下,张勉又带着一帮农民在大棚中播下了蔬菜种子。

    为了保险起见,之前从系统那里获得的十包蔬菜种子,张勉只播种了九包。

    剩下一包,是怕这些大棚蔬菜万一失败了,不至于一败涂地,还能留下一包等着春天再种。

    毕竟张勉前世不是农民,只在暑假的时候回老家跟着自己爷爷奶奶种过地。

    还有就是在自家阳台上种点儿香菜豆芽啥的。

    蔬菜对他来说,可是有大用处!

    万一把十包种子都浪费了,张勉真的欲哭无泪。

    九包蔬菜种子全部播种下去,张勉让自己封地上的农民帮自己定时搭理大棚,便驱马离开了蓝田县。

    搭理大棚并不难,无非就是浇浇水烧烧火,所以张勉并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