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章:吾儿嬴川有大才


    函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六国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满江红》,乃是岳爷爷所写的一篇足以流传千古的诗词。

    为了应景,其中一些文字,被嬴川有所改动,但是整体来讲,无关大雅。

    “好词!好词!通篇慷慨壮烈!川儿凭借此词,也可流芳百世了!”

    嬴楚看完整首词后,心中热血沸腾。

    只是...

    “怪哉。”

    他忍不住的喃喃一声。

    “不知陛下,哪里怪哉?”大富好奇询问。

    嬴楚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首词..无论怎么看,都与川儿的现状不符啊!”

    嬴川现在连三十岁都没有,更别说大概三十年的功名晋升历程了。

    大富莞尔笑道:“陛下,根据老奴所知,相邦应该是在二十六年之前,就跟随在您的身边了吧?”

    闻声,嬴楚微微愣神,思绪逐渐飘远。

    二十六年前,嬴楚才只十六岁而已,那个时候的他,在赵国为质,几乎与吕渊相依为命。

    也是在那个时候,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君臣之谊。

    经过大富这么一说,嬴楚全懂了。

    “这首词的前半阙,说的是朕与相邦?从赵国邯郸到咸阳,差不多也有八千多里了。而贺兰山在赵国以北...

    川儿说踏破贺兰山阙,意思是将来不仅要打到赵国的疆域,就连生活在赵国北方的胡人也要一并收拾,以报当年朕与相邦在赵国的受辱一事?”

    这个世界的疆域比较辽阔,各国都比嬴川熟知的前世历史上的版图要壮大不少。

    嬴楚心中生出几分欣慰。

    那事他都快忘记了,或者是说觉得报仇无望了,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却还记得。

    并且还扬言要打到赵国的疆域,顺带着将北方的胡人一并收拾。

    这可堪称是豪言壮语啊!

    非心怀壮志之人写不出!

    “当真壮哉,不成想皇儿居然有这样的心思!”

    嬴楚迫不及待的拿起另外两张宣纸来看,越看越是心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川儿写出此诗句,是想告诫我秦人,定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朕确实已经感觉到了川儿胸中的怒火,他恨未能将外敌驱逐,没想到,川儿为国为家,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一句话就直接指出了目前我大秦内部存在的种种弊端。尤其是这后半句,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这分明是暗指我大秦内部党争不断,无法合力凝成一股绳,齐心协力的对抗外敌侵略啊!也怨朕,朕本以为,只要将各党不断争利,朕的位置以及朝廷就可安然无恙。

    只是没有想到,各党之间的竞争,已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根本无法将所有的力气凝聚起来往一处施展,估计这也是让敌军有了可趁之机的原因。”

    “川儿仅仅凭借着几句话,就将目前朝堂上的所有问题都指了出来,你说这样的人,能是百姓口中的纨绔子弟?每句诗词都是如此的发人深省,即使是那些大儒也不见得能写出来吧?

    这更加可以确定,川儿不仅具有才华,而且还有一定的政治智慧,允文允武,朕心甚慰!只是这些年来,苦了川儿自污保身了。”

    说到这里的嬴楚,已经认定嬴川身怀大才了,可惜一直不得施展。

    他的心里,对嬴川也愈加愧疚。

    毕竟,嬴川可是他的儿子,而且还是大皇子!

    可即使如此,自己的儿子在这些年中,也不得不以自污的方式来保全己身...

    一念至此,嬴楚心中作痛。

    “川儿,在忍耐一段时间,父皇会还你一个公道的。”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

    刚登基不足两年,天灾人祸便是接踵而来,在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面,他实在是有心无力,或者是说没有时间。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能让皇后芈薇找到可以下手的机会。

    “陛下,那副对联写的是相邦,那首词也在暗指相邦,前者有诋毁之意,后者有赞扬之意,老奴不才,略懂了其中深意...”

    大富盯着那两张宣纸开口道。

    经他这么一提醒,嬴楚恍然大悟。

    “好一招欲扬先抑!吾儿嬴川有大才!若是相邦只知道了那副对联,定然会对川儿心存恨意,但是若看到了那首词,也必然能够感受到川儿对他所作出政绩的肯定。

    错事不能原谅,但是正确的事情,依然要得到赞颂,川儿爱憎分明,令朕欣慰!而且,从那副对联中也不难看出,川儿是想让相邦或者朕聚拢民心,用以抗敌。

    这称得上是心细如发,足以胜朕!

    大富,命人将这几张宣纸统统送给相邦,朕感觉,相邦若是看到了这几首诗词,必然惊喜!”

    吕渊若是看到那几首诗词会不会高兴,尚且不知。

    但是现在的嬴楚,却已欣喜若狂。

    嘴里不停地在念叨:“吾儿嬴川有大才!”

    既有大才,就当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