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九章:智者嬴川

    大皇子肯定有别的想法。

    莫非...此行或有大收获?

    想到这里,曹参眼前一亮,开口道:“陛下,让微臣率领一万甲士前去吧!”

    嗯?

    真派一万人?

    曹参如此稳重之人,都要主动请缨了。

    难道...

    嬴楚似乎想到了一些值得惊喜的事情,笑道:“朕便相信大皇子一次,只是这挂帅人选...川儿,你有何意见?”

    他对以前的事情,还是心怀芥蒂。

    虽说守城统帅乃是曹参,不过,嬴楚让他听从嬴川的话,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将曹参的权力架空。

    所以这可能会获得功劳的事情,嬴楚并不想让曹国公参与。

    嬴川不假思索道:“赵云将军,不知你可还有气力,再走一趟?”

    他身边没有多少人。

    此前的张荀误打误撞赢了敌军。

    这次说什么都不能让他去了。

    嬴楚听到嬴川的声音之后,微微一笑。

    还是儿子了解老爹的心思啊!

    众人看向赵云。

    他丝毫不惧道:“区区小伤,不足挂齿,既然大皇子让卑职前去,那么卑职便再去一趟!请陛下放心,卑职定然将这一万人尽力给带回来!”

    “好!朕静候佳音!”嬴楚拍板决定。

    赵云乃是虎将,对大皇子以及朝廷又忠心耿耿,倒是值得重用。

    众人当即退出宣政殿。

    赵云即将点将之时,嬴川特意小声嘱咐道:“子龙,此去途径山道,凶多吉少,若遇敌军...便...降了吧...”

    前者闻声一愣,顿感万分惊诧,张了张嘴,好一会儿都说不出话来。

    只是心中思绪万千:

    大皇子居然让我投降?

    我赵云岂能做出不忠不义之事?!

    即使遇到敌军围困,也不过就是死战罢了!

    等等...

    大皇子似乎别有深意?

    “殿下不惜性命,忠心护国,此事人尽皆知,所以,忠厚仁义的殿下,岂能让我做出叛国之事?这样想来,似乎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的清楚了...

    那就是连殿下心里都清楚,此去凶多吉少,为了保全我大秦有生力量,若遇敌军埋伏,只能暂时委身于敌军了,且待日后徐徐图之!

    肯定是如此,不然的话,根本无法解释清楚殿下特意嘱咐我若是遇到敌军便投降一事。可是,殿下明知此行凶多吉少,依然还让我去,难道是让我送死?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相反,殿下很怕我死,所以才让我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假降于敌,难道说...此去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但是又不太确定真实情况如何?既然是兵行险招,肯定会有风险,可是有风险的同时,也代表着有巨大收获!

    殿下,当真是用心良苦啊!”

    赵云想到这里,当即感激涕零起来:“请殿下放心,卑职明白了,此行卑职必然小心为上,请殿下静候佳音,卑职去矣!”

    他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若是真遇到敌军埋伏,那便按照殿下所言,假降于敌,保全这一万甲士,以图后效。

    “等等,赵将军,你可真明白了?”

    听到嬴川的问话,赵云更加确定,自己没有想错。

    不然,何以大殿下要郑重其事的问我到底有没有想明白?

    “卑职真的明白了!”

    “明白就好。”嬴川点了点头。

    “卑职走了。”

    “走吧。”

    “......”

    看着他逐渐远去的背影,嬴川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他真的明白了?”

    “他应该明白了吧。”

    嬴川深呼吸一口气,逐渐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意。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岂能不把握住?

    走山道,即使没有遇到敌军埋伏,那么到了蕞城也是人困马乏,届时一旦让敌军发现踪迹,就是瓮中之鳖,无法逃窜

    然后赵云再听从自己的意思,投降敌军,还能让大部分人免遭屠杀。

    此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为何要让赵云前去,那是因为,对方一身本事,不应该留在咸阳等死。

    嬴川觉得,他应该有更广袤的天地。

    投降敌军,若是得到重用,肯定有不错的发展。

    不过,经过一番自我安慰后的嬴川,突然笑了起来。

    赵云一旦投降敌军,咸阳的兵力,可就直接减少五分之一了。

    本来就守不住的咸阳,在失去兵力的情况下,肯定更容易被攻陷。

    “一万人,深入敌军腹地,怎么可能还能回来?赶紧投降吧。”

    望着赵云离开的方向,嬴川自感身心舒畅。

    他本来是想让对方多率领一些兵马的。

    但是想想也知道,皇帝根本就不可能同意。

    毕竟,一个都城,只有五万不到的甲士守护啊!

    能够派出一万人,想来也是极限了。

    宣政殿内。

    嬴楚抚须道:“大富,你说为什么川儿总是不喜将话说透?”

    上次要以身祭天以及让张荀出征也是如此。

    总是让别人跟着他的思维走,这对一个皇帝来讲,感觉很不好。

    大富笑道:“陛下,其实您大可不必忧虑,既然大皇子胸有成竹,您便等着消息传来便是。

    老奴猜测,大皇子让赵将军率领一万人前去刺探敌情,肯定是别有图谋,只是目前尚且不明。

    但是,看大皇子的脸上还挂着些许笑意,想来此行定然收获满满。

    老奴听说,世上有种智者,事事料敌预先,所做的事情,世人基本不太理解,可是最终结果,却往往让人大喜所望。

    而且,古往今来并不缺乏故弄玄虚的人,这种人无非两种情况,要么是不学无术,要么就是怀有大才,大皇子怎么看,都像是后者。”

    闻声,嬴楚大笑道:“朕明白了,你是说川儿就是这样的智者?

    你这样一说,寡人倒是想起,太祖皇帝身边有一谋臣,但是当他在做些谋划的时候,总是不喜欢将计划说全,最后竟然还搞出一个所谓的锦囊妙计。

    此人出谋划策之时,要么是担心计划会有泄露,要么就是觉得时机不到,要么就是担心自己说谋略来以后,没有人会相信。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太祖依靠此人,屡次化险为夷。

    既然川儿深谋远虑,不输那些谋国之士,那朕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这护城一事,朕交给川儿,显然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