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云雾山进香

    郝仁放了竹闸,让那群叫花子像过年一样吃上了鱼,算是成全了关老爷的名声,

    可塘里的鱼放跑了一千多斤、郝万财怎会罢休,以前郝仁捣蛋、混蛋、荒唐、不照路、那都可忍受,这次是直接要败家,郝万财怎还能不管,他准备好一根擀杖粗的木棍等着要打郝仁。

    郝仁知道爹这回不会放过他,便一晚没回家,在火生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他让雷火生去他家打探消息,春花偷偷让雷火生转告郝仁,先不敢回家,老爷子正在气头上,让过两天再说,郝仁听说后只的在火生家先住着。

    过了两日郝万财气消点了,在家吃饭时刘氏忽然问郝万财道:

    “老爷你记不记的咱家郝仁满月时给郝仁起名的道士啦!”

    郝万财道:“怎么不记得啦!那道士叫云烟道人,你怕郝仁还像原来的几个讨债鬼一样养不成人,想让他给起个名字,好沾些道家的仙气,好把郝仁养大,为了让他起名我可说尽了好话,还给他封了五十两银子呢!”

    刘氏道:“你还记的他是怎么说咱儿子的吗?”

    “他给了咱一个玉坠、让郝仁戴在身上到满十二时才取下,那玉坠你现在不还放着吗!”

    “是啊!我是放着呢!当时你说过孩子若能长成人,再能娶妻生子你一定会带着郝仁到云烟道人修炼的云雾山感谢人家的,你还记得吗?”

    “记得,可现在都十七八年了,那云烟道人不知还在不在,那时他都七十多了,现在也该九十多岁的人啦!他能活到现在吗?”

    刘氏道:“人家是修炼的人,活到多大年龄谁也说不定,咱们那时是这样许的愿,就应该去感谢人家,就算他不在人世他的道观总还在吧!咱们该去还这个愿的。”

    郝万财道:“你说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郝仁败家跟没还愿有关系吗?”

    刘氏道:“你好好想想,咱家郝仁虽有些淘气,但一直是护家的孩子,可最近你老说他在镇上又赌博、又大手大脚花钱、现在把一鱼塘的鱼都放没了,好过了那些叫花子,这种败家的事都干的出来,一点正性都没有,不是他入了魔还能是啥”

    郝万财想了想道:“你不说我就忘了,咱们是应该到云雾山去拜谢一下云烟道人,那云烟道人说过他的道观在太行山东边的云雾山上、叫灵霄宫,离此有几百里。我们一去一回怕得半月,要不秋后我们套上马车一起到云雾山还愿,还了愿或许郝仁就不再魔症了,会好好待在家里守住我们的家业。”

    刘氏道:“要去你同郝仁两父子去,我一个女人家出入不便、就同春花在家看着家,你看怎样。”

    郝万财道:“那就按你说的办?”

    刘氏又道:“我明天让人去把郝仁叫回来,你可别再提鱼塘的事啦!行吗?”

    郝万才摇了摇头道:“那就这样吧!”。

    第二天刘氏让春花派人把郝仁叫回了家,郝万财没说鱼塘的事,只是告诉郝仁,要他秋后到云霄山进香,郝仁听说要出远门高兴的不得了,满口答应啦。

    又过了半月多郝家的地也都种完了,郝万财让家里的下人满元套上马车准备往云雾山去进香,

    这满元是个很憨厚实在的人,四十多岁,他和媳妇都在郝万财家作工,算是长工,也算是佃户,郝万财看他老实给他了几亩地种,不收他的租,让他住在外院,他们平时帮家里打个杂干些零活,像满元这样的长工郝家还有二个,都是带老婆在郝家干活。

    郝家的马车是用来运粮食的,所以没有轿棚、郝万财让木匠又打了一个轿棚、

    弄好这一切后郝万财又选了个九月初六的好日子准备出行,刘氏和春花为郝万财父子两个准备了两身替换的衣服,

    由于是晚秋时节春花把棉衣也给他们备上了,郝仁不让带棉衣,刘氏说:

    “古语说的好,饥不饥带干粮,冷不冷带衣裳,棉衣放在马车里又不让你们扛着,为啥不能带。”

    郝仁也不再说啥,他只是一心要带他的那把大扇子,老觉的拿着那把大扇子显的格外威风。

    郝万财专门到县里买了几匹布,和两匹绵缎,还买了上香的大香和黄婊纸,然后到县里办路引,

    到县里办路引时县官说道:“出门二百里带路引是大明开国时洪武皇帝立的规矩,要办路引你得理由充分,专为还愿办路引不合适,若是郝仁郝秀才进京赶考我当义不容辞的照办,现在这个办不了”。

    郝万财笑着从袖里摸出十两银子道!“能不能办还是县官大人说了算,这点辛苦银子大人你接着,我和儿子是为了还那云烟道人的愿才要去的,不办路引恐不合适,不还愿我心中也是不安,还请大人变通成全小人。”

    县官见有银子便话风一转道:

    “你说的也是个理、烧香还愿的事总是许过人家的,不做怕是不通天理,我就勉为其难给你办了,了了你的心愿吧!”

    郝万财赶快道谢,路引办了后上香的事也算准备齐全了。

    到了九月初六这一日郝万财便同郝仁告别家人向云雾山方向前去,临走时刘氏将当年云烟道人给的玉坠交给郝万财,让他带上云雾山,若是云烟道人不在拿着玉坠好有个见证,

    还交待郝万财说当年她曾许诺说过若是郝仁能长大成人当拜云烟道人为师、做个记名弟子,那云烟道人当时只是笑了笑并没作答。如果云烟道人还在,当让郝仁拜师、做个道教记名弟子,这样好保家业兴旺,

    一路上父子两个在马车里只谈些当年云烟道人在郝家给郝仁起名字的事,渐渐的郝仁在心中有了云烟道人的模样,他仿佛看到一个慈眉善目的白发老道,手拿一拂尘,穿一道袍,见人就单手行揖口中念着“贫道揖首了”。

    郝仁想着云烟道人的模样,猜测着云烟道人见到他后会是个什么表情,会不会收他弟子、如果收自己做弟子是不是自己就应该留在云雾山炼道,自己要是修炼了会不会成仙,如果成了仙自己就是不是可以长生不老了,郝仁越想越美,不由的自己偷笑起来。

    郝万财自顾说话,不见郝仁回话就问郝仁“你在想什么,还自己偷笑?”

    郝仁被打断了思路后道:“我干脆出家做道士吧!”

    郝万财一惊道:“我们是去还愿,可不是让你出家,咱家的几百亩地还要你守着,虽然你现在是秀才啦,有了功名,但不能考进士候补个官员你还得在双龙镇守着家业,为我和你娘养老、以后再和春花要几个孩子、光大咱郝家的家业。出家做道士是那些闭散的人做的事,你可别把心邪在那上边。”

    郝仁道:“做了道士可以修炼成仙,我想做仙人,”

    郝万财道:“你听谁做道士修炼成仙了,要能成仙皇帝不想死早都去修炼了,你没听评书李讲的十不足吗?”

    郝仁道:“那十不足不也是想要成仙吗?”

    郝万财道“咱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洪武爷那么大的本事都没成仙、那轮到你修炼成仙,可别再胡思乱想了。”

    郝仁不语,停了一会他念起了评书李的十不足、

    “每日奔波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绫罗绸缎穿身上,抬头又觉房屋底、高楼大厦都盖起,家中又缺美娇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得几十个。有钱无权被人欺、一铨铨的县官位,又觉官小地位卑、一攀攀得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朝面南天下坐,又同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他问那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没坐上,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阳寿到,上了天上还觉底”

    郝仁念过后道:“是啊!这人也没成仙啊!还有诗仙太白、诗圣杜甫,也都没成仙,看样子修道成仙是假的。这样看来做和尚也成不了佛,只是人的妄想而以。”

    郝万财道:“我是个桩稼人,不懂得多余的大道理、只知道有啥吃人就不会被饿死,每年能五谷丰登就是大吉大利,你现在是读书的人,应该比我懂得多些,爹不图你当官,更不想让你成仙,咱们还过愿后你实实在在的回家,我把种地的本领教给你,让咱郝家不缺吃喝就行了。”

    郝仁不再接活,只是发呆,他在想道士既不能成仙为什么还要修炼,又想老师讲过的《道德经》里那“道也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