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十五回 上清宗万宁宫

    李玄阳自太傅去世后,回到大茅峰居住,陆英也随之回茅山。时值盛夏,山间泉边却凉爽宜人,也不失为避暑佳处。师徒二人每日在竹庵中读书修道,汲泉烹茶过得逍遥自在。

    有天陆英来到上清宗万宁宫,像往年一般想找几本书来读。他今年春起,便未在山中居住,但自幼惯了来此借书,仍然轻车熟路找上万宁宫藏书台,抬脚便往里进。

    谁料门口小道士竟然出手阻拦,并言道:“玄师有命,外人一概不准进入藏书台。”

    陆英奇道:“我十余年来常常到此看书,与你们上清宗同山为邻,每有往来。为何今日却不许进了?许玄师说的外人定然不包括玄阳真人师徒,你怕是没听真切!”

    那小道士轻蔑道:“玄师交代了,若是旁的人进去偷鸡摸狗,丢两卷善本古籍倒还是小过。若是谁胆敢放你师徒二人入内,轻则打断手脚,重则逐出门墙。陆道长还是莫为难贫道,赶紧移驾他处吧!”

    陆英怒气陡生,沉着脸道:“你这小道士,切勿信口开河,离间了我两家关系。回头你们玄师责怪,我却也不会为你说话。”

    小道士又笑道:“快别在这装腔作势了,我是小道士,你比我也大不了多少。不让进就是不让进,有种你打翻道爷,踩着我进去。”

    陆英见他蛮不讲理,心知纠缠也无用,便欲返身离去。谁知此时藏书台中走出一人,言道:“陆华亭,听说你近来飞黄腾达,日日在宫中文学馆走动。如今不好好在京师伺候陛下,却跑到我万宁宫何干?”

    陆英转身,见是上清宗受三洞五雷经箓的真人陶正景,在教中位次仅低于玄师许黄民。他上清宗道士分为五等,第五等为三五都功经箓,职比六七品;第四等为正一盟威经箓,职比四五品;第三等为五雷经箓,职比三品衔;第二等为三洞五雷经箓,职比正二品;最上等为上清大洞经箓,职比正一品,属玄师真人衔,概不外授。

    陆英施礼道:“陶真人,在下只想入内借阅几本书,如往常惯例,读完立刻奉还,绝不敢有半点损毁。不知为何却被拒之门外,玄师当真有此令吗?”

    陶正景也是嗜书如命之人,放不下情面直接驱赶陆英,支吾道:“近来我藏书台中丢失了一批重要道藏,是以玄师下令不许外人入内……再者你有皇家典籍可每天研习,还惦记这小小藏书台干吗?要借书自可去文学馆借阅。”

    陆英笑了笑,不愿难为他这书痴,便施礼告退。走到万宁宫阶下,将要离去之时,有一人上前拦住去路。

    陆英抬头看时,乃是许黄民的外甥诸葛不卞,此人与陆英年龄相仿,从小便在山中修道。其父乃是琅琊诸葛氏远宗,娶了许黄民姐姐,全家奉道,将儿子送来茅山,希望混个富贵出身。

    诸葛不卞拦住陆英,阴笑道:“陆道长,陆侍郎……几天不见,官也当了,名也扬了,这是衣锦还乡来了吗?”

    陆英笑道:“我这官不过闲散员外,纵有些许微名,何足挂齿!”

    诸葛不卞冷哼一声,又道:“口气倒是不小!我上清宗还真没把你这个什么狗屁侍郎放在眼里,你也不用到万宁宫来臭显摆!以后再让我看到你,让你做不成侍郎做中官!”

    陆英本不欲理他,却忍不住笑出了声。那诸葛不卞见他嘲笑,立刻火冒三丈,上前两步就要揪陆英衣领。岂料今日陆华亭早非吴下阿蒙,想也不想,一挥袍袖便将他摔出三五步远,一跤跌在地上,四仰八叉躺下来。

    诸葛不卞趁势倒地不起,口中大呼道:“打人啦!野道士打人啦……”

    上清宗诸人本来就心内嫉妒陆英,更得了玄师吩咐不许李玄阳师徒进入万宁宫。如今陆英竟然欺负上门,打了玄师外甥,这还得了。

    于是,立刻便有几十上百名大小道士手持刀枪棍棒,飞奔下阶,将他团团围住。任凭他们辱骂恫吓,陆英洒然无惧,笑意盈盈立在当地,半句话也欠奉。更把这些道士气的七窍生烟,要不是玄师严禁打斗互殴,早就上前一顿乱棍加身了。

    正僵持间,许黄民身着大红道袍,内衬黄色中单,手持拂尘,迈着方步走到阶前立定。扫视了众人一眼,威严地说道:“何故喧哗?你等个个手持棍棒,意欲何为?”

    诸葛不卞躺在地上喊道:“舅……玄师,这陆华亭当众行凶,无故私闯我万宁宫不说,还将徒儿痛殴一番,简直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