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十回 再遇朱琳琳

    陆英与师父离了刺史府,找间酒馆用饭。路上悄然收到典校密信,才知此次汉主派钜鹿公蒲睿帅军,南下增援襄阳,以段垂缺为先锋,已顺汉江入襄阳城中。

    蒲刚亲帅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自关中出发,旌旗千里,绵延数郡。

    东线二十五万大军由蒲双率领,已攻下汝阴,慕舆长生单骑逃奔吴国。

    冠军将军谢玄遣刘牢之率五千北府军,北上寿春外围防御,自将八万马步军为后继。宋演等人想必也随军出征了。大战即将打响,风雨欲来,社稷飘摇。

    陆英想往襄阳一行,请师父李玄阳坐镇江陵观风察变,监视元象宗有无异动。陆英沿汉水来到襄阳南郊之岘山。如今桓仲子南归江陵身死,军权由其侄子桓石乾暂摄。

    吴国十万大军本成北渡汉水围困襄阳之势,因主帅遇刺,消息绝秘不敢外宣,故而逐步收缩阵型,缓缓撤回。

    桓石乾已经由武当撤至樊城,他虽勇猛无敌,连战连胜,不得已仍需暂退以保万全。樊城还在汉水之北,与襄阳城隔水相望。

    此时敌我犬牙交错,北汉军固守襄阳两月有余,防守得铁桶一般。陆英想入襄阳城难比登天,因此只得暂时打消密会段垂缺的想法。

    他继续沿汉水西上,欲往蒲睿所在处一探究竟,看是否有蛛丝马迹可寻。行了百余里,夜间走到河水阻隔处,此地河谷纵横交错,皆汇入汉水。

    陆英见无处绕路,只有渡水一途。天色渐晚,更兼大雨滂沱,他暂寻一处密林避雨,思虑今夜恐怕过不得河。

    深夜,雨势减小,林中地面到处是积水,陆英攀上一株大树枝丫,打算对付一宿。

    忽听河对岸有追喊打斗之声,一女子叱呵之声。待他听得真切,不禁大吃一惊,那呼喝声竟是朱琳琳的声音。

    陆英心急如焚,顾不得河水深浅,急急泅渡过河。他距离朱琳琳有两道河水阻隔,却没有天真道人竹篙渡江的神功,待一口气游过两条河,渐渐看得清晰。

    有六七个兵卒正在围攻朱琳琳,看他们盔歪甲斜,应是一路从西北方追赶至此。

    那几人手持丈余长枪,将朱琳琳困在垓心,却并不愿一齐击刺取她性命,嬉闹着似乎是在捉弄她。

    朱琳琳手中握一把弯刀,左支右绌,浑身被雨浇透,孤单无助的样子令陆英心疼欲碎。

    陆英急急上岸怒喝一声,运起含章拳意,数息之间欺近贼兵,一脚将先回身之人踢飞五步远近,那人口喷鲜血,脏腑俱裂瘫在地上。陆英借疾奔之力,双臂齐出荡开贼兵刺来的长枪,挺身直入其怀抱,左掌拍在一人胸口,右拳击在一人鬓旁。

    不待两人倒地,陆英早转过其身后,三拳两脚将余下三人尽皆打翻。六名贼兵恐怕还没有看清来人模样,一个个骨断筋折,呜呼大吉。

    朱琳琳惊悸之余见到陆英突然来救,只道是在梦中,委屈之情瞬间涌出,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她激动中奔向陆英,紧紧抱住他身躯,生怕一松手这个臭道士就又突然消失不见。

    陆英轻抚她单薄的脊背,只觉有千万句安慰的话想对她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只这样将她揽入怀中,久久不忍放开。

    许久,朱琳琳头埋在陆英胸口,低声道:“臭道士,你为何会在这里,我还以为我要死了呢!”

    陆英柔声道:“在下掐指一算,知道朱小姐今日有难,故而使了个分身法来此。臭道士的魂灵没跟上,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兴许在曲江池,兴许在上林苑。”

    朱琳琳破涕为笑,捶了他两拳,道:“你这家伙,就会欺负人,一见面就惹人生气,真不知本姑娘造了什么孽……”

    陆英道:“朱姑娘此言差矣,若是造了孽,只怕就会有个邋遢道人来英雄救美,哪里能遇到我这年轻英俊的小道士。”言罢想起天真道人,不禁失笑。

    朱琳琳一把推开他,背转身道:“真不知道害臊,油嘴滑舌。你,莫要再喊朱姑娘……叫我琳琳。”

    陆英心头微荡,认真问道:“琳琳,你又为何在此,这些是汉军吗?”

    朱琳琳回首道:“这些是北汉溃兵,日前被吴军在武当所败,害怕受蒲睿责罚,便四散溃逃,一路上我碰到好几拨。晚间行到河边,天降大雨,我便寻一处废弃的房屋躲避,不想遇到了这些人。一路追赶我至此,他们人多,我只能逃跑,可在此受大河阻拦,还是被他们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