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章 纠正第一次失误

    四个70后的大老爷们儿,哪一个没有大学情结呢。

    如果周天俊不是父亲强横劝阻(特别说明一下,他父亲之所以强横,是因为周天俊小时候身体羸弱多病,他父亲担心他再读三年高中,会对他好不容易康复的身体有影响),凭他的智商和专注,考大学肯定没问题。

    如果廖化军有机会复读,凭他的踏实好学,考大学也应该没有问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廖化军不愿意再花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从黄土里刨出来的血汗钱。

    曾少田家庭条件还算好,起码老爸是公职人员,但三年高中毕竟有着很大的变数。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曾少田还是选择了“短平快”——直接读中师。

    如果李存孝的家庭条件再好一点点……

    算了,不说他了,像他这种荷尔蒙爆棚的男生,指不定会在三年高中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现在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存孝官宣要和女儿一起读高中,考大学,三个兄弟肯定是全力支持。

    就像四个怂货都艳羡的高冷女神,平时能看一眼都是幸运。

    现在他们中居然有人要铁了心的去追求,还特么是以结婚为目的!

    必须支持啊。

    四个大叔级的男人,在茶楼里像小孩子一样兴奋的讨论着。

    廖化军以过来人的口吻,提醒高中课程的难点和重点。

    周天俊和曾少田以教师的经验,告诉他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你一定要边学边巩固,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这是曾少田提出的学习方法。

    “你一定要坚持,不能一日爆,十日寒”。

    这是周天俊担心的学习态度。

    因为李存孝不可能全日制学习,很可能闲时抱着书不放,忙时丢开书就忘。

    直到茶都喝白了,大家才意犹未尽的各回各家。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周天俊就通知李存孝来拿初中的全套教材。

    看着一大堆教材,李存孝想起了四个字:任重道远。

    三年熟悉的初中教材就已经让人头疼了,还有三年未知的高中教材,那不得让人蛋疼啊!

    高考道上三年劫,如今迈步从头越。

    李存孝把教材装在专门准备的箱子里,也没和周天俊闲话,开车走了。

    他今天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做。

    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时候,李存孝还在表姐的厂里打工。

    灾区重建的时候,李存孝刚刚接了一家国企的门窗工程。

    等他忙完了,想在灾区重建中分一杯羹时(正常的商业行为,不是发国难财),饕餮盛宴已经只剩下残羹剩饭。

    从都江堰到映秀镇,从汶川到理县,到处都是一片繁忙,到处都是热火朝天。

    每一处都是戴着安全帽的外省人在指挥。

    “川不负国,国不负川”。

    生在这个团结伟大的国家,何其有幸!

    每一家援建的单位,外协招标都已经结束。

    一位援建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说,他们是带着上级领导的命令,带着灾区百姓的期盼,签了军令状的。

    “保质保量、速战速决,只许提前,不许延后”。

    这就是他们的军令状。

    所以说,现在来参战,连打扫战场的机会都没有了。

    从理县返回成都的时候,在映川的红军桥逗留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