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章 学堂开馆

    元旦到了,我们村里的一行人早早的到新学堂,我和族长在周围审视着每一个角落,看一下有没有不完美的地方。说实话,学堂的选址我也是很满意的,新学堂座落在我们连吉村的村头,前面就是那条穿过县城的小河,也叫上吉河。只是到了我们村这一段以后,河床就变宽了,只是河水还是那么小,只有到雨季的时候才能见到整个河床布满水,平时都是像小溪一样,但也足够全村人洗衣做饭的了。学堂是我们村到县城的路边上,现在修建了教学楼一栋共十间课室。教学楼左右各有一栋楼,合共六间办公室,是让夫子修改学生功课,课间休息用的地方,教学楼后面还修建了五栋夫子楼,每一栋结构都一样,是四房两厅带小花园。学堂正前方是一个约四百平的小广场,小广场的中间矗立着孔子的雕像,雕像的基座上面刻着两行字:百年树人,以德为本。在我们学堂靠近县城的方向,就是我们村用族产修建的小区,这所以叫小区,是为了和我们村有所区别,虽然是我们村的土地,但住的人可能不是我们村的,但为了族里方便管理,我想一个很现代化的名字:学府花园小区。小区不是很大,只建了十栋类似夫子楼一样的建筑,现在还没有开始出租。同时也预留了一大块空地,如果到时花园小区真的好租的话,到时用来修学府花园二期的。现在村里上族学的学童大约有七十来人,但没有多少个是有科举天赋的,都是进来读几年书就回去种地的。现在我和族长是打算把族学做大,计划把在校人数扩招到三百人以上,因为新学堂设有十间课室,也就是说到时可以设立十个班,每个班约为三十人,属于我前世的那种小班教育,也是很吸引人的。但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还是看今天的开馆典礼的效果如何,能不能引到水平高的先生过来,才能吸引外面的学生。我正在对着新学堂想问题的时候,突然有个声音响起:“世龙,你在想什么事,那么入神,连我到了也没看到?”听到这声音我就抬头看过去,原来是江克洋和江掌柜他们一行人到了,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两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我很热情走向前向他们行礼,说:“原来是大哥到了,快快里面请!”我们在小广场的左手边摆了几张桌子,作为来宾登记处,叫我大哥他们年纪稍大一点的学生在那边做登记,这时江克洋又向我介绍说,这两位是我帮你们从京城请过来的先生,一位姓杨,名叫常青,另外那个张,名叫汉民。我连忙又向他们行礼,说:“杨夫子、张夫子大驾光临,实在令我们的学堂增添不少光彩啊!谢谢了”。等他们登记完毕我就带他们到教学楼指定的一间教室,边喝茶,边等其他嘉宾。又过了一会,我就见到县令、县丞也带着一众人到了,这时整个小广场都已站满了人,我和族长一起过去把他们迎过来,就和族兄世潮他们商量,要不典礼马上开始吧。得到认可后,就把他们一行人引上主席台上面坐好,我按商议好的流程,我来做主持人,于是我就先开口了:“各位来宾、各位乡亲们,大家好!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连江县连吉村迎来了远道而来清州府的贵宾,下面让我们的县丞大人来介绍一下,大家欢迎!”这时县丞虞世潮就站了起来说:“各们来宾,你们好,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一下今天来到参加典礼的各位远道而来的贵客,首先在我左手边坐着有我们清州府的知州李一天李大人,他旁边是我们清州府的学政吴清凡吴大人,还有就是我们县的父母官周伟周大人,当然也有很多其他州县的贵宾也是远道而来的,因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在这里,我代表我们连江县同时也代表连吉村在这里谢谢各位贵宾,百忙之中依然抽出时间,远道而来参加我们连江县的甲科学堂的开馆庆典!甲科学堂的开立,令我们县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希望学堂的学子们能够刻苦学习把先生教的学业都学好,争取为我们县的科举考试有一个长足的提升。下面由连吉村的虞世龙介绍一下学堂新聘的夫子,”我马上站起来说:“谢谢县丞大人发言,让我们甲科学堂有了新的方向,我代表我们村全体族人在这里保证,一定按县里的指导方向来发展我们学堂,把我们学堂办成全县最好的、以至于全州最好的、甚至全国最好的学堂,当然我们的理想是这样的,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我们会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的。我们学堂在新开馆之际,用我们自己关系,从京城聘请了两位知名的夫子,他们年龄不是很大,却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了,一个京城光华书院的杨常青杨夫子,进士功名考取后,立志做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放弃了直接当官的大好前程,在光华书院深耕二十年,现在他的学生有二品大员,也有七品县令,是一个名满天下的好夫子。还有一个是张汉民张夫子,和杨夫子是同年,考过举人后,也没有再去考进士,和杨夫子一样,立志做一名教书育人的夫子,他们一起在京城扬名立万这么多年,听说我们这个山区小县整体科举水平还是很低,就义无反顾的带着家人过来支持我们学堂,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学堂万分感谢他们,由于他们无私的付出和贡献,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堂的学子就会像我们学堂的名字一样,科举考取甲科第一名”!我接着又说:“现在进行学堂揭幕仪式,有请我们的知州大人、学政大人、县令大人、县丞大人一起移步到大门口一起揭幕!”随着鞭炮响起,我们村的甲科学堂终于开馆了。仪式过后,县丞带着他们那一众人去了县里的醉香楼,我和族长他们继续在学堂忙,因为有好多富户或大户都想把孩子送过来这边读书。我们按计划,让族长的大儿子分管学区房的管理工作,并把原先定好学区房管理办法拿出来,和那些大户周旋。学堂的山长是由我们那个当县丞的族兄兼任的,但他不管具体的工作,只是挂一个名。实际管理学堂的人还是我们的族长,原来想叫我去管理,我坚决不同意,我实在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原来的夫子,我叫五伯的那个亦保,到新学堂后,让他负责带一个启蒙班,关于科考的班,像童生一班、二班、秀才一班、举人一班就让杨夫子和张夫子他们带,我们还叫他们想办法再介绍一些水平好的夫子过来,待遇也和他们一样,除了提供他们以前同样的工资外,还提供一套住房,以后夫子孩子在学堂上学免费,一年提供两个月的长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