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后记:当青春已成往事

    写下最后一个字,我推开窗户,端一杯柠檬水,独自枯坐在宽大的阳台上。我的耳边音乐如水,视线却越过玻璃窗,看着白日过尽,看着黑夜降临,看着万家灯火,看着烟火满天。我无言,这座城市太寂寞了。

    我常常在想,青春是一个奢侈的词。

    长久以来,我总是看见一个少年,白衣如雪立于桥头,斜晖脉脉中,回首,微笑。我知道,我刻意回避着成长,总是将年少的影像雕刻在时光里,紧紧握住。我却不知道,握得越紧,溜得越快。事实上,那些过往已经深深铭刻在我心底,那些在我青春岁月里打马而过的朋友已经如我自己一般,成为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偶尔想起他们,我会觉得温暖,然后充满力量。

    幸福的开始是不是为了等待悲伤的结局?

    当我们如蒲公英一般四处开花,然后洋溢,或者湮灭。对于幸福我常常怀念,这种怀念给我勇气,让我在纷杂红尘中保持一份清明,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萌发,直到蔚然成林。

    所以,这篇后记献给我的青春,献给那些岁月里陪伴我左右的兄弟。

    很久很久以后,我们会记得曾经一起走过的的痕迹,会记得彼此的依偎、纠结,然后,我们发现贫瘠的土壤里开出一朵朵美丽的小黄花,迎风招展。

    幸福,可以绵长。

    q是个有些忧郁的孩子,靠着心底残存的信仰生活着,习惯穿灰色衣服,穿行在城市里高大梧桐的阴影下。想起了他在课桌上刻的两行字:一抬头是万丈深渊,一回首是万劫不复。那时候我们大二,而现在我们已经毕业两年,满身疲惫。

    曾经,他离开过南京,那时迎春未谢,长柳未成。

    他走的时候没有告诉我,我便自以为是地认为他怕离别。其实我早已经知道他要离开,只是不愿相信。我坐在办公室里,暖气开得很足,额角有些细碎的汗点,眼前的电脑屏幕却是一切模糊。给他发短信,写好了,再删去,终究不知道说什么好。

    以后的日子,他流连于各地,烈日、暴雨、风沙,更多的是心底的惶恐与不安。他向我抱怨,如同我向他抱怨一样,生活的困处,理想的幻灭,人世的险恶,道德的沦丧过了零点,手机屏幕依旧闪烁,我的心里依稀有些温暖,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有人与我一样难以入睡。

    终究有一天,困境离开了,他在一个春天的清晨回来,满脸洋溢的笑。我知道,幸福会眷恋他的。

    看《巫山云雨》的时候,我刚刚大一。那是一部现实得让人后怕的片子,里面的男人叫麦强。不知谁提起,班里的一个兄弟长得特像麦强,从此那个兄弟就叫麦强了。麦强是宿迁人,那是西楚霸王的故乡。

    五年前的岁末,我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看烟火漫天,静静地等待家里古老的钟敲出零点的声响。星辰满空,深邃而悠远,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走来。钟声敲响的同时,手机铃声响了,低头一看是麦强的短信,时间显示00:00。心里忽然很开心,我知道,这片夜幕下有人与我同在。

    麦强有他自己的苦恼,喜欢一个女生,四年了。这个爱情泛滥的年代,坚守四年真不容易。一起在黑夜里游荡,整个操场一片漆黑,只有他的白衣在深处闪烁。给女生打电话,直到手机没电,直到星星都睡着了。看着他兴奋而颓废,我忽然很心疼,我抱住他说,走吧,夜深了。约女生喝茶,把我也拉上,看他忙前忙后,斟茶递水,真是感动,可那女生依旧冷若冰霜。耳朵里忽然飘进王菲的声音,谁说我要离开,只是蝴蝶飞不出沧海。

    我想,我的兄弟还是不明白,好些东西美丽得触不可及。譬如扬花,譬如梦想、青春还有爱情。

    如今一切已是风轻云淡,我们已经在社会上跌爬滚打了快三年。当年那个孤傲的女生已经嫁作人妇,而麦强,也即将走入婚姻的殿堂。

    一切都在变化,一切仿佛都没有变。

    滔滔留在上海,打着官司,做着生意。他来南京看我的时候,消瘦得很,黑得厉害。每每想起,便湿润我的眼。

    云飞在一个江北小城,风里雨里,日里夜里,不断奔波只是为了完成每月的采访数量。我们本已微薄的青春再难留住,全部换成了果腹的大米。我庆幸的是,在那些雨起花落的日子,他依旧会给我发些自己写的诗句。“不知天光何开鉴,孤屋只影懒翻身。”最喜欢这一句,只是太凄凉。

    小宇辗转于苏州,和从前一样,害怕寂寞,却偏偏牵手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