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回 传承道统


    五华老仙打量一番洞府,说道:“你这洞府倒还僻静,这是我新收的徒儿,助我炼丹草药。名叫穆子陵。子陵,还不参拜师兄同慕道友。”

    说罢,那少年朝着两人拱手说道:“子陵参拜师兄,慕道友。”习明义和慕连秋还了一礼,说道:“恭喜师父又收一高徒。”

    五华老仙笑道:“他可调皮得厉害,不过每日采药炼丹,倒也有了些章法。我此生就只收了你们两人为徒,以后你们要多加扶携。”

    穆子陵听五华老仙说他调皮,站在他背后吐了吐舌头。慕连秋见到抿嘴想笑,觉得这孩子颇为好玩。

    可谁知五华老仙咳了一声,说道:“子陵,不得无理。在师兄和穆道友面前,怎能如此。岂不让人笑话。”

    穆子陵被五华老仙教训了两句,憋起嘴巴,也不说话,模样显得十分可爱。

    五华老仙又说道:“明义,我此番前来,正是有件事要告知你。”

    习明义见师父神态自若,心头也料得一些。便顺着问道:“不知师父有何事告知弟子?”

    五华老仙正要开口说话,穆子陵却抢先一步,同时用手指了指五华老仙,快速说道:“他要飞升当老神仙去啦!”

    慕连秋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随即发现失态,赶紧收住。就连习明义也觉得自己这个师弟真是十分可爱。

    五华老仙回头瞪了穆子陵一眼,那穆子陵却赶紧用双手捂住嘴巴,不停摇头,表示不再开口插话了。

    五华老仙这才对习明义说道:“我不日即将飞升,所以特来将道统传给你。派中的事务你也几乎知晓。其他三派掌教还有同门道友那里我已经飞剑传书说明此事了。以后,你便是我御剑门的掌教。这掌教印信我现在传给你。”说罢伸出手掌,掌心化出一柄五彩小剑,慢慢旋转着,上面用篆书刻着御剑教尊印信。

    习明义不敢怠慢,赶紧上前跪拜领受。这时五华老仙将手一挥,那柄五彩小剑便飞入习明义体内。同时说道:“这洞府我看不错,就作为你修道之地吧,此洞府还未取名吧,就叫天地聚灵洞如何。”

    习明义说道:“谨遵师父之命。”

    五华老仙又对穆子陵说道:“还不参拜掌教。”

    穆子陵突然收起刚才的顽皮,恭敬的朝着习明义拱手说道:“子陵参拜掌教师兄。”

    五华老仙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我飞升之日不定,不过日期已经不远。到时候你和子陵都不用前来送我。我飞升之时,肉身自会化入地下。你师弟穆子陵修道之所乃在安徽齐云山洞天福地,无事之时,可以前去一同参修道术,他对修炼丹药还颇有造诣。好了,为师还要去会几个朋友,先行离去了。子陵,同师兄拜别。”

    穆子陵拱手说道:“掌教师兄,穆道友,就此拜别,来日再会。”

    习明义同慕连秋也拱手道别,相送到洞外。那五华老仙同穆子陵脚一蹬地,破空而去。两人刚走,慕连秋忽地朝习明义拱手说道:“在下慕连秋参拜掌教。”做得煞有其样。

    习明义不禁笑道:“夫人你这是取笑我。”

    慕连秋抿嘴一笑,说道:“夫君,你说我算是你们御剑门的人么?”

    习明义说道:“如何不算,要说起来,你本应是我的徒弟。不过我传你天书,你又是自己修成。就算是同辈道友了吧。你可切莫再取笑我这掌教之职了。不过身为掌教,就要关心着门中事务。好在御剑门乃玄门正宗,其门下弟子人人自律遵守教规。我也不必多为费心。”

    慕连秋问道:“怎么御剑门有许多门人吗?”

    习明义点头说道:“同门道友均在各地参修,只不过少有露面罢了。我此番继承道统,翌日也是要同其他道友会面一番才是。还有其他三派掌教那里,也需去拜见一番。那时候我自当带着夫人一同前去。”

    之后习明义夫妻又先后兵解入世,此番习明义乃是三次入世,已躲过天劫,便能得道飞升了。而慕连秋也是开始修习第三卷天书,期望和习明义一样能够度过劫数,飞升入仙。不过他们的女儿若兰,自从跟着慕连秋学会一些道法之后,便整日出外游玩,仗着道法在身,专去那些奇险峻景,也不思修炼。

    是以到了现在,已然从十七八的小姑娘,长成了老姑娘。看着父母现在已参上乘,才觉得自己这样整日游玩误了修道。便收了玩心,专一修炼。十五年后,终于参透天书,避劫兵解了。

    期间习明义道法大成,因为所居洞府名叫天地聚灵洞,是以人称天地老祖。而且还收了两个道童,这两个幼童本是被人遗弃在山中,恰巧习明义路过,也算是与那两个孩童有缘,便带回了洞府,收为道童。为年幼者取名张清风,年长者取名李明月。让慕连秋代为抚养,且传下道法,让他们每日修炼。

    这时候习明义已经料到自己十五年后便要飞升,但是自己却也陷入了当年和他师父一样的困境,没有徒弟,衣钵无人继承,道统也无法传下。于是习明义也和他师父当年一样,云游四方,想寻找两个天生仙骨的好徒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