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三章 大考前后

      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是骡子是马必须拉出来遛遛。螺丝和牡丹自然也都抢着报了名。

  两人住得近,有什么难啃的骨头,时常聚在一块交流一番。腱子偶尔也参与进来。

  讨论完一道数学题后,腱子似乎还是没弄明白,有感而发道,“还是牡丹心里的竹子最多。”

  “要竹子干嘛?”牡丹一时没反应过来。

  “腱子最坏,把你比作熊猫。”螺丝看着牡丹哈哈大笑。

  牡丹想到了那句成语,对螺丝说,“你比他更坏,扇阴风,点鬼火的,以挑拨离间为乐。”

  腱子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们说,今年高考能抄袭舞弊吗?”

  “肯定能,胆子大的总会想出办法。”螺丝读书时,对此类伎俩屡见不鲜。

  “高考非同寻常,听说是外地老师来监考,严着呢,劝你们都别打歪主意。”牡丹觉得胸有成竹才至关重要。

  “如果坐在你旁边就好了,说不定能抄上几题呢。就是抄不上,心里也踏实。”腱子对牡丹说。

  这话有点暧昧的味道。“传说你俩处在热恋之中,是真的么?”螺丝一直半信半疑。

  “你猜呢?”腱子不便直接回答。

  螺丝定睛看了看他们俩,“不错,郎才女貌,有夫妻相。”

  说得牡丹非常难堪,嗔道,“两个坏蛋,都到陡坡上玩去。”

  知道这话里有话,螺丝和腱子也并不见怪,嘻嘻哈哈地散了。

  与其它几个人学习、生产两不误而有所不同,牡丹则是整个宅在家里,专心备考。她要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走出乡村,迈进城市,摆脱目前的困境。

  一向腼腆、不愿求人的她,这回完全豁出去了,各门功课中,只要是没弄明白的问题,就会到镇上的母校找老师请教,大有锲而不舍的劲头。

  高考的头一天,大葱就回了家。他邀约螺丝及其它几名学友一起到代办机构即大队小学领取了准考证。小学校长还每人发了一张志愿申报表,说是先填报高考的志愿,再参加考试。

  根据报刋公布的学校和专业,大葱、螺丝、牡丹分别按一二三类填写了心目中想上的三所大学,最后还专门注明了“服从分配”四个大字。据说,填上这四个字,即使没被自己填报的大学所录取,但如果够大学分数线的,可以调剂到其它大学,如果够中专分数线的,可以进中专学习。唯独腱子只填报了一类的三个大学,而且没填服从分配。这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他老爸的心愿。老爸认为,要读书就上名牌大学,否则不如找份好的工作。

  他们又一起到镇上的高中熟悉了各自的考场和坐位。没能与腱子所愿。倒是螺丝与牡丹同在一间考室,但隔着好几个位次,要想舞弊,那比登天还难。

  紧紧张张地全部考完,牡丹又慌慌张张地找到大葱,凭着记忆,她与他兑了一下高分考题的答案,心情并不轻松,反而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忐忐忑忑。

  轰轰烈烈的高考看似过去了,但它的冲击波巨大而强烈,影响极其深远。考生们焦急地等待着,期盼能有个好的结果。所有的学校都卯足了劲,始而向着这个目标奋进。

  时值冬季,正是农闲时节。县里组织广大农民进行水利建设。东街大队的任务是到三十里外的一条河流上修筑堤坝。

  螺丝跃跃欲试,希望能走出去长长见识。

  先是父母不同意,“那里条件太艰苦,你受不了。”螺丝说自己能闯过这一关。

  后是小队长不同意,“那里的活太累,你干不了。”螺丝仍旧是那句老话,自己能闯过这一关。小队长被他缠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下次轮班时就让他过去。

  每年做水利任务,小队都是实行轮流制,一批七至八人,半个月一轮换。也有个别身强力壮的,愿意自始至终地留在水利工地,不用别人替换。这里虽然辛苦,但每天比平常能多记两个工分,每餐的半斤米饭还全部免费,以此作为劳务补偿。

  腱子也不甘落后。他以小队社员的身份,与螺丝一起,推着独轮手推车,带着铁锹和行李,加入到了水建大军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