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临城下(6)

    “丞相、李大人,看来元军还有一战之力,毕竟野战非我军之长,还需从长计议啊”张世杰虽然两战两胜,但为了大局战绩却有点吹嘘出来的味道,所谓的禁军最后精锐骑兵与元军的先锋硬拼,再加上是突然袭击,本以为胜券在握,然而两军的伤亡却相差无几

    然而为了稳定临安局势,这个胜利却被吹嘘上涨了好几倍,有心人自然会发现,无论是《大宋战地报》还是《闲话临安》,都是只提到元军的伤亡,而没有宋军的伤亡,只言“与极小的损失杀死杀伤元军1372人”,然而有心人毕竟很少

    之所以元军会退兵,只不过是担心宋军另有援兵罢了,想到这里,张世杰有几分无奈:“骑兵对骑兵,我军一点胜算也没有,三千骑兵,伤亡竟然去到一半”

    “而元军不过是一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先锋骑兵,战力虽然相对较强,但绝对不是最强,而我军所谓的精锐骑兵,却只能打成这样,实在是太艰难了”

    “老子现在才想到张贵张大人,对付张弘范时怎么还来得如此举重若轻,如今细细思量,竟然是另有心机”

    “初时与元军大军相遇,张大人劝说我不与伯颜硬拼,而是修葺大量的战壕,甚至不惜把骑兵当作步卒使用,在长江的左岸大营,借助战壕,兔崽子们伤亡不大,多少也打出了几分信心”

    “接下来老孙那一仗,也仗着人多欺负人少,再加上早有准备的袭击,倒了救了不少兄弟,同时也打出了士气,再次遇到元军之后也有一战之力”

    “接下来加爽快了,张弘范与伯颜分兵两路,我等率领骑兵一直追击,先是小股骑兵骚乱,每天和鞑子对阵,到了最后,三万禁军骑兵几乎都被轮换了一次,几乎是每个人都有了对付蒙古骑兵的经验”

    “再到了溪口和元军拼杀时,竟然没有落后分毫,至少也能够和元军打一个势均力敌,当时老子还满心高兴”

    “然而到了均州军的骑兵上阵时,老子才发现差距,均州军骑兵的配合简直是天衣无缝,元军骑兵虽然凶狠,但均州军骑兵依然能够在他们身上赚到便宜,而且是大大的便宜,如今看来,该是多么的苦难啊”

    “张贵张大人之才,我等不得不服气啊,幸好张大人乃朝廷之忠臣,老子在他面前简直提不起一丝信心”

    众人面面相觑,孙虎臣却是若有所思,他一路跟在张贵身边,有点无赖的意思,他也是一直催促张贵出兵和张弘范决一死战,而不是等张弘范前往独松关再出兵,现在想来若那个时候就和张弘范决一死战,恐怕损失最大的最后还是自己,不由叹了一口气,道:“我大宋有张大人,确实是荣幸”

    这三个月,张贵没算白折腾他,在溪口时甚至还让他统兵出战,虽然没能够打好,但也勉强过得去,孙虎臣能体会到张世杰所说的意思

    李庭芝捋了捋胡子,满心高兴,算下来张贵是他半个弟子,弟子有出息,做师傅的自然高兴,笑了笑道:“那小子没你们说得这么神奇,我看他这些年取得的成就,一半倒是运气”

    众人都知道李庭芝是谦言,自然没有和他计较,文天祥也没有多想,毕竟他二弟文漳还在均州军呢?听说正在执行什么秘密行动,就连自己也是连蒙带猜,才想到这个秘密行动的一丝可能,也是忍不住说道:“听说均州军有三万骑兵,如今在独松关只不过是其中一万而已,另有两万何在?”

    “若是三万骑兵齐聚一起,至少独松关的张弘范跑不掉了?”

    “这个老夫倒知道一点”李庭芝看着文天祥,越发得意了,笑道:“看来丞相对张大人也颇为推崇,诸位都是我大宋的忠义之臣,老夫也不怕告诉你们,均州军一万骑兵及两淮精锐三万大军,已经在郭平郭将军的带领下出兵建康,说不定此时已把建康围困起来”

    “按照郭平那小子的作风,他既然敢出兵建康,恐怕建康有难了,别说其他,董士选那小子,老夫也不放在眼里”

    “断了两淮的路,如今再截断元军建康的后路,莫非张大人想把元军一窝端了?”汪立信毕竟是懂兵事之人,立刻想到张贵的意图,大吃一惊,不敢相信问道:“这可能吗?”

    “不是还有皋亭山的水师接应吗?就算元军再不济,从皋亭山逃亡,我军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孙虎臣想到了这个可能,战争之道“未论赢先说输”,也是其中一种手段

    “据老夫所知,均州军可是有一支精锐的水师,但这半年来只是任凭元军水师横行而无动于衷,按照张贵的心思,怎么能够容忍得了元军水师横行霸道?”

    “若是老夫没有猜错,张贵那小子说不定早已把元军的水师也算计在其中,所以临安这一仗打好了,元军可吃不完兜着走,说不定会因此元气大伤啊”

    陈彦虽归为朝廷驸马,御前禁军统领,但此时已跟不上思路,木然说道:“这、这可是关乎一国荣衰的大决战,张大人这脑子怎么想出来的啊”

    文天祥也点头,认真说道:“张大人谋划千里,实在是让人吃惊,我几个月前曾经接到二弟的来信,信中说自己在执行秘密任务,又有激扬之语,说这是有死无生的任务,信中颇有决绝之意”

    “如果我没有猜错,二弟恐怕是率领均州军最后一万骑兵,直捣元大都当初张大人恐怕也做了最坏的准备,万一堵不住元军南下,就袭击元大都逼伯颜退军”

    文天祥说完,不顾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借着说道:“诸位想必也知道,张贵张大人擅长布局,早在大半年前,张贵已派遣君实的三弟陆秀宗前往山东,并在山东站稳了脚跟”

    “二弟文漳在均州军也颇得张大人的器重,率领骑兵直捣元大都也不是不可能之事,虽然只有一万骑兵,但元朝如今内部空虚,再加上元朝大部分将领已挥师南下,届时再不济,也能给元朝搞乱”

    “只是,以一万人直捣元大都,没有后勤补给,不会有援兵,二弟此去,恐怕还真是有死无生,不过他为朝廷而死,我文天祥也只会敬佩他,而不是责怪于他”

    众人暗中佩服文天祥胸怀大义,李庭芝连忙安慰道:“履善莫要担忧,既然履善也知道张贵已在山东有所准备,以他算无遗策的本领,恐怕早已交代山东的陆秀宗和文漳这小子接应,到时再不济也能退往山东”

    “这小子保命的本领足够多,一再强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所以文漳这小子定然是有惊无险,说不定还能够在北方闹起不少成绩来呢?只是如今正是保密行动的阶段,等消息一旦公开,说不定文漳已凯旋而归”

    众人也不由有点头,皆因为接触过张贵的人都听过他这个口头禅,但懂得他的人,如李庭芝、张世杰,却知道一旦真到了拼命的时候,张贵定然会毫不犹疑上前

    “如今,我等的职责,只需要守住临安,保护皇上,只要临安还在,只要皇上还在,我大宋就不会灭亡”

    “张贵谋划千里,实在是让人敬佩”陈宜中总算是插上话,高兴说道:“老夫当初对张贵决意隐藏皇上,实在是有些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