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变化的是人呐

    看见阿绣、小艾、张扬都在水田里弯腰插秧,丁文东觉得有必要给她们帮忙解决一下。自己已经休息几个月了,就去工厂蹲守两天,就带着几个技术员鼓捣出一堆零件,组装在主轴大梁上。把主轴固定安装在一个框架上,然后装上一台八匹柴油机,装上两大两小四个行走轮,齿轮箱离合器都安装好,就成了一台造型奇特的车子。

这台机器拉回林场,祝老爹的水田还没有插秧完成。

“试试吧!丁文东牌插秧机!”

姚大舅就表示不相信,这么个磕磕碜碜的东西能插秧?

大凤、张扬、小艾几个可能都是弯腰几天累坏了,也可能是丁对文东的能力无限信任,就按要求把扎好把子的秧苗解开,看着几个工人把机器抬着放进水田,秧苗摆在机器上的输送槽里。

原文来>自-于>小说~

丁文东调整好间距行距标尺,启动机器,倒退着移动。

一个个探夹鸡叨米一样,掐住秧苗根部,按在水下稀泥里,行距间距匀称笔直,姚大舅下水拔出来看看,骂了声:“他娘!”

祝老爹要栽全部水田,调换给姚大舅八亩旱地,把他家八亩水田给换了过来,祝家就有二十四亩水田。路东的水塘边上,丁文东也有二十二亩水田,原计划是种旱稻的,祝老爹说我下的秧苗多,你那边别急下种,看剩下多少再说。

现在好了,栽秧吧!大家就是愁着插秧太累人才不愿意栽秧,收割都是机器,旱地水田都是一样的。

祝老爹的秧苗肯定不够,那就去给别人干活,南边老姨村子那一带全是水田,谁家不剩下秧苗?都捡回来吧!

插秧机出门干活,吸引无数人围观,这种机型是根据后世的定型国优名牌产品复制出来的,每小时能插秧六到八亩左右。唯一的缺点就是,各家的秧苗长短不一,每当换一家秧苗的时候,就得调整一下标尺。

丁文东亲自操作,给老姨家插秧,就有很多人来问,一亩多少钱?买一台这样的机器多少钱?

连续干两家的活儿后,就交给副驾金小永单独操作了。后面踏板上是金乔力,负责整理秧苗别卡住了。

丁文东就和一圈子人显摆自己的本领,说:“我岳父把地改田以后,有二十四亩水田,原来是种旱稻的,他嫌不高产,今年就下了秧苗,我看见一帮人弯腰难受,就想着鼓捣出来这个机器,咱们镇上就有工厂,这台机器从设计到组装出来,不到五天,里面的全部零部件,是我带着十几名师傅一个个车磨出来的,这是试验品,原本不该要使用费的,但还有个油耗和人工对不对?你们又是自己拔秧,栽一亩田也就耗个三五块油钱,不要了吧!但有个请求,家里剩下的秧苗帮忙拔出来给我吧!我也没想到还要插秧的,原来准备种旱稻,现在有了机器,方便多了不是?”

大家见他说得实在,哪有大将军的样子,就笑着说:“好啊!反正也是腾秧底子插秧,多多秧苗都拔掉扔了,咱给你扎好放路边吧!”

“这机器看着很简便,还会生产吗?大约多少钱一台?”

“这个吗!咱算一下就知道了。一台八匹柴油机是买人家的,四百六十块,这种防滑轮是自己焊制的,不值钱,这两个方向轮是买的,三十块钱左右。还有就是这个齿轮箱和离合总成,还有转向系统,这个总共也就七百块钱左右,还有这个大轴,也得百十块,其余的焊架什么的,就按重量计算,一斤钢筋钢材一块多钱,这个称重下来,大概一百多斤,加上裁下来的废料和人工,按加倍计算四百块钱足天了,这样加起来,整机大概在一千七百块钱左右。这只是成本价,还有税收和工人工资等等,大概要加五六百块,最多不会超过八百,它的最终售价,应该是两千五百块左右。”

啊!哦!现在的一台三轮手扶拖拉机,售价是两千六百多,相比起来,这东西功能单一,一年里使用期就这一季,有人就放弃了刚刚升起来的购买念头。

丁文东仿佛知道大家的心思,说:“购买这个机器的话,家里要有闲人,专门用它挣钱,你看,它一小时能栽六亩秧,最快能达到八亩,操作简便,插一亩秧收费十块钱,一小时就是六十块,现在天长夜短,一天不说多,十二个小时行不行?七百来块钱,三四天就把机器挣回来了。它才八匹马力,耗油低啊!更重要的是,生产厂家就在镇上,机器坏了,通知技术员,来了就能修好,咱这是新产品,三包期长,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

大公路修建完成,沙河大桥已经通车,路上没日没夜的车流不息,以至于丰乐农场那边的房子里不能安睡。

丁文东只是到这边来看看,就不想过去了。自己的小院子和实验室院子倒是没问题,打扫得整洁干净。

那里交给王志峰和大凤管理,东南大水塘边上又搭建了一排猪圈,猪粪来不及清理,东南风一吹,臭气熏天。塘水因为天旱,只剩半塘水,溜进来许多猪粪尿,水质发绿。

池塘有铁丝网围着,倒为他创造了养鸭的便利,上千只鸭子围在里面,那场景没有了红掌拨清波的意境,不堪入目。

西侧路边的荷花塘还好点,养了百十只鹅,在荷花塘里穿行,有点诗情画意。丁文东到荷花亭上看看,立刻又退了出来,那些鹅长得怪白,却把甬道上洒了一层粪便。

就是这样,还有外村来的街上来的人,到这里观光旅游。

预制场搬走后,这里还有个机械加工车间,整天钻磨车镗噪声不断。北边的菜园子里也是人来人往,不断有车辆进出,大门管理松懈,根本就没人值守。

外面对丁文东的经历传得沸沸扬扬,他平安回来,就有许多亲友前来探望。

一年多没回来,亲友家里都出现了很多事儿。小个子姥爷死了,死于突发性脑血管破裂,他在春季挖菜地时用力过猛,直接栽倒在地里,等喊吃饭时才发现,已经没了呼吸。

那个小舅王志宇结婚了,他家老娘是双瞎,娶个媳妇也是眼睛有问题,左眼斜视,白眼球太多。

小舅王志和的媳妇姓江,婚后就来丰乐农场菜棚子帮忙,跟着祝道芳种菜卖菜。

王志和开始不让她来,叫去给王小林帮忙,可那个收入不稳定。本镇是农历逢双有集市,背集街上没人。虽说现在街上来了许多外地工人,这生意还是一天忙,一天闲的。而且,刮风下雨就没生意,农忙时也没有客流。

在东子这儿帮忙。还不如跟着侄女在林场喂猪呢!喂猪是固定工资,又不如种菜买菜赚钱快,就找姚大凤介绍,来了菜棚子帮忙。

媳妇来了,王志和终于拉下脸面,也来林场帮工,跟着高君义学习开车,和老表金小永一样,吃住都在这边,还在预制场工人宿舍分到一间房子,直接定居下来。

江舅母是南边沙河边上的姑娘,那里的沙质土适合种菜,家家户户都有大块菜地,她家也有大片菜地,以前就跟着村邻姐妹在街上卖过菜,就是自行车驮着两只大竹筐,南集北集的跑着,每天都能卖个十几二十来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