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访终南山

    陈伽爷爷的来访日期确定下来,是开学后的九月五号和六号两天,名义是考察丁文东总结出来的新农村工作经验。

根据历史记忆,这个暑假将会是个酷热之夏,省内针对农业发展状况,实施了个重大工程,叫做黄淮海地区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分为很多小项,主要是农田水利改造,把低产田改为高产田。这又分为多个方面,百亩林网化,要求修整道路,每一百亩规划为一个高产区,周围栽上林木,地里打一眼机井。

还有就是良种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等等方面。

上面的规划想法是好的,到了下面就成了套路,有人来林场检查,说这里的面积超过多少亩,需要四眼机井,现在你们才两眼,还得再打两眼,还说这全套都是免费的。

原文-来自于@-^~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小^说-APP。*。

丁文东拒绝了,说:“不需要了,你给别的村子打吧!这种情况要因地制宜,林场里还有自建的三口大塘,足够灌溉用水了。”

镇里的工作人员就说:“你的两个林场,农田水利建设改的比较好,都是吨粮田,被划为高产示范基地,我们有拨款,对自发改造高产田的农户有财政补贴,达到吨粮田标准的,给予每亩四十块钱,也就是大约一百斤粮食价格的补贴。所以,你承包的林场,合同总面积共是三百二十亩,相应的可以领取一万多块钱的补助。”

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只是,姚世全和杨文戍当初签合同时,这个面积不太准确,转租在祝道绣名下以后,这笔钱就由她来领取,面积方面,你们可以申请一下,重新测量核定。”

丁文东看看祝道绣,立刻就明白了他们的用意,看来他们是接到上面来检查的消息,怕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丁文东汇报时随口一句话,就能把他们的责任扩大,这是想补偿一下,堵住他的嘴巴。

基层工作难做,丁文东很明白,这笔钱不收,他们就心里没底。侯树明没有出面说这事儿,也是有原因的,关系太熟,就得由对口的人员来交接,大家都心里安稳。

就对阿绣说:“面积的事儿,是我们占了便宜,现在就不去纠正了。等有一天,上级说不要农业税了,还要给种田户一些补贴,那时你们可别忘了给我重新核定面积。”

几个人笑着说:“怎么可能?”

丁文东在机械厂和实验室之间来回奔波忙碌到高考之后,听了祝道凤的考试成绩估分结果,对她和老妮说:“好好在家帮刘玉凤带孩子,我去去就回!”

七月九号,张师傅开着那辆保姆车,丁文东开着切诺基,载着几个备用轮胎和需要的机械工具,带着摄像录像器材,一路向西,从南阳西峡经商洛到西安,再次到终南山寻仙问道。

读者身份证-563743675

自从那次旅途归来,他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回去想了又想,找来各种地图,和记忆中的地形图反复比对,感觉位置有差异,这次带来航海用的星相定位仪,和一些相关资料笔记,准备在这里待上十天半月,寻找更多的平顶山头。

按照自己的计划,他可以找关系调动直升机,那样就简便省事多了,但动静太大,还带着一些特殊装备,不知道的人会妄加猜测,说自己是盗墓来了,那就百口莫辩了。

旅行是最好的借口,但跟来的人较多,这就有利有弊。陈伽代表某方面,可以证明自己确实是旅游来了,阿绣是自己老婆,跟来是有一定的必要。张扬也算了,她是自己的秘书,跟着长见识,增加阅历的。其他人跟着,就有泄密风险。

还有个许玲,令丁文东很无奈。

曾经的记忆里,自己还是高中学生时,她就大学毕业了,比自己整整大了四岁。年龄不是问题,两人的最后结果很具戏剧性,在异时空里和自己关系暧昧,跟着自己转战四方,创下不朽基业,先于祝道绣有了两个孩子后,有移情别恋的迹象,最后又回心转意。但丁文东岂是眼里容得沙子的?就把她安排在银河对岸,让她碧海青天夜夜心,遗恨忏悔终生。

这次遇到的许玲,却比自己小几个月,而且,异常活泼狡黠,假如自己来拍个新版射雕,她来演蓉儿再合适不过。

她来林场死缠烂打,非要拜师,陈伽想起东子说过的异世经历,在旁边推波助澜的鼓动着,丁文东就收下了这个徒弟。

看见陈伽师姐和阿绣几个都在准备行装,一问情况,她就回家请假,带着自己认为需要的行装,跟过来不走了。

丁文东吓唬她说:“旅行探险不是旅游,危险重重,那个刘书尧(长江漂流第一人)不是失踪了么?我们也可能回不来了。”

“有你们在,我不怕!”

首发-:-小说@

丁文东很郑重地说:“我说一个可能哈!假如说,我们前面有个看不见的墙壁,我们的车子带着大家撞了过去,墙的另一面是古代,大概就是唐代吧!我们就走入了历史里面,那个,张扬!这个题材能联想到什么?如何组织材料,写一部长篇来?”

张扬想了下,说:“师傅你以前写过的秦时明月,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初衷?”

丁文东说:“你的文笔细腻些,不要想着适合适应我的风格,我要孙犁赵树理那样的白描,感情描写也有,表现形式不一样。建议你写出自己的东西,平时多看看港台文学期刊,我会叫人给你邮寄一些相关书籍。这个工作交给许玲接替吧!你可以出师了!”

许玲激动一下:“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