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下雪适合吃火锅

    除夕前一天,丁文东要带阿绣和孩子去武汉陪戚叔过年,计划初四回来。

姚三凤已经过了十八岁生日,姚大舅就叫她回家过年,准备给她说门亲事,听说阿绣带孩子跟着东子,过年了还要外地跑,就叫回家了。

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三凤岂会听父亲安排?带着书本教材,回家叫妹妹老妮给帮忙补习功课,相亲的事儿,坚决拒绝。

她知道未来的日子,找个邻村青年,结婚生子,然后日复一日的田间劳作,或者是在街上打工开个商铺什么的,和别人争执分毫,油盐酱醋里面挣扎,这是不可想象的日子。

再看看阿绣姐的生活,进厨房的时间很少,交往的都是名人有钱人,买东西出来没有讲过价,每次看见合适的衣服,一买就是几套,有的穿一次就没有看见再穿过。再看看电视剧里出现的场面,那些演员都是自己认识的熟人,在片场还和自己开玩笑,就那么随随便便走几步,说几句话,摆出个模样造型,就被东子哥给整得这么好看,好像必须这样演才合适。

东子哥答应自己,提高自我文化修养,想拍戏也是可以的,随时都可以参与。

理想和现实有矛盾,自己就不能像阿绣那样风光出名,成为有钱人吗?这话能和谁说?说出来谁能不笑话自己心高性远,乌鸦麻雀能变成凤凰吗?

她就在家和父母怄气,消极怠工不干活儿,还振振有辞:“我不在家时,你们不也忙得过来吗?工资我是一分没花都交给你们了,就是回来歇歇脚的。”

姚大舅气得胡子抖动,却也无计可施。

刘玉凤倒是没有顾忌,老姨在这边照顾梅奶奶,也是二十八才回家蒸大馍。

姨夫刘全胜已经不再贩运粮食了,在街上农贸市场当经纪人,常年替周大旺收购大豆。现在大豆才四毛八一斤,就是物价上涨,粮食油料价格也只是上涨一两分钱,最贵时没超过五毛二过。

大豆是个好东西,虽说出油率低点,品质好些的大豆,八斤才榨一斤豆油,但豆粕的价格高啊!一斤纯豆饼三毛五左右,自家的十几头猪几百只鸡鸭,都需要配方饲料。工厂的工人要吃油,还要吃豆芽豆腐,这次刘社会又拉回来一套春风机械厂生产的自熟大豆蛋白肉膨化机,也需要大量大豆。

这种机器在北方已经推广开了,带有多种刀头喷嘴,可以制作素人造肉、素大肠、素鸡翅、素牛排、豆皮豆筋豆花等等各种形状的豆制品。

这两台机器安放在街上王小林隔壁,原来的农贸市场东大门位置。其中一台是专用榨油机,魏老六带人安装好机器,准备年后开工后就开业。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师傅来管这个门面摊位,看来只能从机械厂抽调一名战友来帮忙了。

过了小年,张扬跟着刘社会回去交作业,然后二十七下午,又赶了回来,回了家里给哥嫂侄子侄女带了些礼物,交上一些工资,依旧还是回林场住。.

丁文东为了避嫌,叫她和陈伽住在一起。

这一次只有刘玉凤还要跟着去武汉,阿绣怕忙不过来,就想请张扬跟着,丁文东说:“不行!陈伽也不能去!刘玉凤嘛!想去就去玩几天吧!”

于是,改装保姆车里又装上一些新鲜蔬菜,粉条粉皮干货,腌得半干的腊牛肉、猪腿、腊鸡腊鱼,装了百十斤,丁文东亲自开车,没叫司机警卫跟着,拉着阿绣娘三个加上刘玉凤,大清早出发,午后到达东湖公寓。

再次见到戚叔夫妇,张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她抱着个婴儿出来开门,一看东子领着两个孩子,都会走了,后面阿绣拎着大包袱,还跟着个姑娘,也是扛着提包,就喊老戚出来接着。

丁文东一看两人表情,已经摆脱了丧女之痛,也就高兴起来。戚叔系着围裙,说我正在煲汤,刚才还在想,以为你去年是随口说说,过年不来了呢!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pp,欢迎下载pp免费阅读。

“唉!事儿多!本该早几天过来的。我们下去把蔬菜搬上来吧!”

喊上刘玉凤,几个人下楼三趟,把蔬菜肉食,还有几个人的衣物,两个孩子的奶粉之类,全部搬上来。

张妈妈生了个男孩,已经大半岁了,可能是父母年龄大了,孩子的体质不太好,经常感冒发烧,小毛病不断。

丁文东掰开他的眼睑、嘴巴看看,又看看手指关节,说:“问题不大,营养不良,你肯定是觉得母乳喂养最好,补贴点奶粉,他不习惯喝,就放弃了,对不对?”

“啊!确实是这样。”

“那就好办了!断奶,全日喂食奶粉,口感问题可以调节一下,我给写个单方,戚叔去抓药回来熬制,熬一小碗,放冰箱里,每次泡奶粉时加一小勺。这药不苦,是甜的,调整口味的,保证他爱喝。一天喂奶粉五六次吧?两天就把这药添加进去了,以后就不用加了,他也习惯了。”

“这么简单?”

“你以为呢?小孩子不就是引导一下就行了吗?”

“小弟弟叫什么?”

“戚凌!”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