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7章:戴沐白终于跑完了!

    俞晨杰非想象中沉默寡言、深沉内敛的性格,相反很喜欢滔滔不绝论证自己的观点;酒量也与文弱形象截然相反,端着硕大的啤酒杯与吴晓台、詹晓天各搞一个,边吃烤肉边与身边子弟们嘻嘻哈哈推杯换盏。

    俞晨杰思路积极而主动,想在东三省挑选个相对封闭保守的城市进行颠覆性改造加改革,打造成为第二个“小江南”。他也觉得东北要走出低谷具备全方位竞争力,不能一味模仿沿海发达省份搞轻工业和出口加工贸易,而要依托原有重工业基础狠抓钢铁、机械、锻造、精密机床等国之重器,否则放弃自己优势跟人家在不擅长的领域比拚,怎能抢到领跑位置?

    俞晨杰还说东北迟迟走不出传统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对体制的依赖,哪怕眼睁睁看到身边那么多人下岗还是执着于体制,永远紧抱公务员和国企大腿。因此东北才需要最大限度精简机构、压缩编制、打破铁饭碗,把所有人全部推入市场,再由市场择优录取大浪淘沙。第一步肯定很残酷,但能够让更多人特别真正的人才出人投地,而非在低层次水平线下内卷化,导致死水一潭。

    俞晨杰甚至认为东北全面革新的模式下,要把不产生效益的、监督监管等机构砍到最小化,正府只保留三块职能即立项、审批、督查,顶多十个局足矣;党委那边纪检单独设立,其它如宣传、正法、组织、团委等成立大局,外界不是认为公务员好吗?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儿还不准拖延出错,收入按社会平均工资一点二系数发放,爱来不来!

    俞晨杰还说一直以来京都对振兴东北始终在“给钱”和“给正策”之间徘徊,其实都不管用!东北人实诚,整不了那些虚的,要给就给项目,让老工业基地机器转起来、工人们忙碌起来、企业有点起色,老百姓才会越来越有信心。很可能很多项目特别前期都不赚钱,效率也比不上沿海发达省份,但起码国家投入发挥了作用,而非给钱给正策结果让个别人钻空子,让极少数人腰包鼓起来了。

    对于俞晨杰一席话,詹小天给予力挺,并介绍据自己了解的数据:俞晨杰之后主持工作的那个边境小县城,在其任职期间涉外贸易翻了令人瞠目的九倍;原来整个县城交通环境甚至比不上沿海发达省份中心村,如今主干道双向十车道气派宏大;冬季旅游村建设如火箭般速度,短短两年投资额和建成数量超过之前六年总和,游客人数、消费额及周边产业都连年翻番,发展势头喜人。

    听到这里包括于煜、宋楠在内都发出由衷的赞叹。

    京都家族新生代子弟并没有前两代人的历史包袱,也不太看重门阀派系之争,而推崇有能力有本事的人。

    吴晓台也没瞒大家,似醉非醉提议于煜、宋楠、楼遥等子弟跟他联手干一票大买卖,为华丽转身正界奠定基础,即十年前就提上京都发改委日程却被各种因素所扰至今都没能启动的——

    韩汀江水利枢纽工程。

    韩汀江源于藏北流经三相和上高交界处水势最猛流量最大,之后由西往东逐步分流汇聚到其它江河。方晟执掌上高期间先后六次前往韩汀江调研,提出设法炸掉上中游区间拦截韩汀江的罗纳大峡谷,让浩荡水势由高往低暴倾而下,再在中游的津蔚峡修建大型水电站,调节和综合利用韩汀江水资源,为中下游地区进一步开拓改造打下基础。www.

    京都相关部门对此设想很感兴趣,如何利用韩汀江水资源历来就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一是罗纳大峡谷号称死亡之谷,以漩涡多暗礁密布而著称,一年到头不知翻多少条船死伤无数;二是罗纳大峡谷似道屏幕化解了咆哮汹涌的势能,使得江水通过峡谷后抵达津蔚峡时明显缺乏利用价值。

    然而问题在于地方利益之争。

    作为三相、上高两省当然乐见大型水电站的修建,可中下游数省已发展成型的渔业、滩涂及水田等体系必将受到严重冲击,其心情与缪文军和白钰联袂推进两江贯通工程时中下游三国是一样一样的。

    即便中下游省份勉强同意,三相、上高两省也存在谁主导以及利益分配问题,特别方晟主持上高工作时处于强势地信,三相方面暗想我辛辛苦苦配合着把水电站搞掂结果功劳肯定记他头上,闲得无聊啊?不干!

    方晟之后范晓灵、居思危等省领导气魄和战略眼光毕竟差点意思,都专注于省内经济发展而不愿轻易大拆大建,韩汀江水利枢纽工程也就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