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十三

    储木场的的大门向南,周围是失修了的院墙,破烂不堪。靠院墙的右边,挨墙就是几米宽的大路,通向木场的院门。路面上是砂石铺成的,如有车辆在路上行驶,后面会带起浓烟似的灰尘。院墙上的豁口,或大或小,都与路面连通;坍塌在地上的转头,像点缀在天上的星星一样,乱七八糟的躺在墙边的地面上。

  几个人穿过马路,又右拐了几步,就入了通向院门的大路。他们入了大路,就往院门方向走,走了不多远,就出现了一个墙豁口。这时小吴就说:“几个哥们。咱们就从这里进去罢。”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对豁口注重看了眼,见豁口内是一垛很大的原木挡住了去路。小孙就说:“你瞎?里面一垛原木挡着,咱们咱们过去?”小吴不以为然的说:“你们往地上看看,明显有过路踩的脚印。这说明在木垛的边上,是能过去人的。”

  这话让大家又看了眼地上,见还真的有脚印在。一时小赵建议说:“咱们别走这样的小道。第一,这么大的一垛原木,咱们在边上走过去,那是很危险;第二,咱们刚来到这里不过几天,与人家不熟悉,万一看木场的人,把咱们误认为是偷东西的,那该怎么办?”大家都觉得这话也有道理。

  小宋笑着说:“咱们别歪门邪道了,还是走正门。大家又没什么事做,早一时、晚一时,也都是一样。”说完,就带头往前走。其他人见他往前走了,也随后跟了过去。

  院墙是一个长方形,从北到南有一里路长。他们不停步的往前走着,之间又遇到几个豁口,再也没有人提起穿行豁口的想法。他们又往前走了一段路,也就到了尽头,接着左拐见一个中年妇女在路旁正捡树皮、树枝,一手提着一个塑料袋,捡在手里的树皮,或碎树枝,就装进塑料袋里。

  几个人见后,都感到好奇。因为在他们来到关东这些天里,从没有见过在这地方有捡树皮、树枝的人。在大家又走了几步,这时到了中年妇女的身旁时,小宋上前问了声:“这位大嫂,你捡这树皮、树枝干么?”都以为她有特殊用场。

  中年妇女刚把捡了一把的树皮装进塑料袋里,这时抬起头来,眼看着小宋笑着说:“烧火做饭呗!还能派上什么用场?”这话让小宋很尴尬,听了无话可答。小吴感到中年妇女说的很可笑,就笑着说:“你在忽悠我们罢?这里漫山满域都是松树,砍倒一棵就能烧多天的火。你干么还用得着捡这个东西。”

  中年妇女一本正经的说:“小伙子,你说错了。山上再多的树木,我们都不能动它。”小黄在一旁说:“为什么有的人家能动呢?”这是他和小赵去副场长家里干活的时候,一路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放着一垛劈好了的烧火柴。

  中年妇女本来低头边捡树皮、树枝,边说着话。她听了小黄的话,就直起身来,又看了眼小黄,然后一笑说:“你说的都是林业局的职工,这漫山满域的树木,都属于他们管,他们有权利可以上山砍伐那些不成材的树木,然后运回家里劈柴烧火。”

  小黄没有听明白,就问:“难道这里住的人,还有区分?”中年妇女笑着说:“可不是嘛!他们是林业局的人,我们是铁路局的人。我们管的是铁路上的事,那些铁路、车站都属于我们管。那都是些石子、沙子和钢铁一类的东西,又不能生火做饭。所以,只有捡这些充当烧火柴了。”

  小黄问:“你们上山砍一点废材烧火做饭都不行吗?”中年妇女叹了口气,接着说:“那也不行!只要我们上山砍上一根木材,抓到就要罚款。”接着又说:“这是你们刚从关里来,对这里什么都不懂。”说完,又弯腰继续捡柴。

  小黄感叹的自言自语了一声:“原来是这样!”这时小宋就说:“咱们往前走罢,别再耽误这个大嫂捡柴了。”接着就拥着大家往前走。

  几个人又往前走了不多远,就到了储木场的院门前。门前有一个看门的人,正站在门口。看样子,这人有四十岁左右的样子,中等个头,银盆大脸,嘴里镶了一对金牙,在晌午的阳光照射下,一时闪着金光。他见他们几个人走过来,就笑着说:“你们几个人是从关里来的吧?我去办公室的时候,见到过你们。你们这是里木场干么?”这人说话倒是挺温和。

  几个人到了院门前,就站在原地对院里看了看,见靠近院门的地方,停着一辆大卡车,七八个装卸工正抬着一根好大的原木往车上装。两块五十多公分宽、十公分厚的木制跳板,一头篷在地面上,一头搭在车厢的后头。八个人对面抬,两个人抬一根大杠子,有小孩的大腿一样粗,杠杆之间的距离,有两米宽。他们同时喊着号子,同一个步伐往前走。

  在几个人听到守门的人的问话时,小宋笑笑说:“我们在老家没有见过这样往车上装原木的,感到新鲜,想过来看一看。”守门的人听了这话,就笑着说:“那你们就进场里看罢。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别靠近了他们。离这些人远一点看就是。”

  大家听了守门人的话,心里都很高兴,说了声:“谢谢!”就往院里走。几个人进了院内,就遵照守门人的嘱咐,就远远的站在一旁,眼看着几个装卸工往车上装原木。几个装卸工都在一心的抬着原木往车上装,根本不能分心看别人一眼。

  过了一会儿的工夫,几个装卸工把一根原木抬着装进了车厢。他们分别把木杠抽掉,又把绳子解了下来,这才有说有笑的经过跳板往地上走。在他们走下跳板时,才发现旁边站着几个人,在看他们装车。其中一个人说:“你们是建筑工头带来的人,来这里想学装车吗?”说完就是一笑。此人大高个,瘦瘦的身材,一对大眼珠子,脸上刻不下半斤肉来,一对虎牙翅到了唇外,有一种赤面獠牙的样子。

  小宋等人听了他的话,都明白这是在给对方开玩笑,大家都是向他一笑。这时小宋笑着说:“我们不跟你们学装车,这活太累干不了。”这话好像那人听得不高兴,他又回过头来说:“累?咱们靠劳动吃饭的人,不累又上哪里赚钱吃饭?”说完嘿嘿一笑,又和其他人一起抬原木去了。

  小黄觉得理亏,本来无意间与他闹笑话的一句话,那人当真反驳了他。他想向那人解释一番,却见那人又和其他人一块抬起另一根原木往车厢里装,他们喊起了口号,根本没有心思与别人搭话。这时小黄眼见他们吃力的抬起原木,喊着口号,步调一致的一步步的往前走,心里很感动,心想:“人活着为了填饱肚子,就得往前拼搏。”

  小黄放弃了与那人辩解的心思,觉得打扰那个人,会造成他抬原木分心,就和其他人站在原地看了一阵子。一时小孙看得没有兴趣,就说:“这有什么好看?咱们到别处转转去。”小吴也赞成他的话,接着说:“是没有什么好看,再看,还是几个人喊着口号抬木材。”说这话,他就拉起小宋往回走。

  小宋想再去里面看看,就说:“不看他们抬木材了,咱们就到里面去看看。”小吴却是不松手,并说:“再往里走,都是大垛小堆的木材,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咱们还是到别处去看看。”小吴的话音一落,守门的人在一旁说:“这里你们也看过了,就出去罢,在这里待着,别影响那些人装车。”说完,就笑嘻嘻的眼看着这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