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化学验毒

    老仵作名为赵川南,在朱河县当值已有二十余载,所验尸体不下千余。

    他行事低调,一生专研,将案例都记录于著作《棠阴比事》之中,此书目前依旧在不断完善补充。

    京兆府曾许下重金,聘请赵川南前往玉京城,甚至大理寺都知道朱河县有这样一位神人仵作,欲要收入麾下。

    却都被拒绝了。

    如今朱河县衙也是将之视为供奉,愿意出山验尸,全凭自愿。

    毕竟其徒子徒孙也有不少得了真传。

    《棠阴比事》这本书印刷数千册,一版再版,基本上朝廷各地刑侦司法人员,人手一本,属于必备读物。

    张炎想拜其为师。

    不为别的,纯粹心存敬仰。

    义庄在朱河县城外,收尸人一般也只负责收殓无名尸体,若是城内有百姓死亡,则会请专门的阴阳先生看墓地、写殃榜。

    殃榜十分讲究,等同于“办丧文书”,一切丧葬流程都依殃榜进行。

    若是出城下葬,没有殃榜,连棺材都抬不出城门。

    阴阳先生所写殃榜,也会根据“尸体现象”作出死亡结论,连死亡时间、死因都一应俱全。然而实际操作中,阴阳先生都是从亡者家属嘴中套出相关信息,所以他们“验尸”一般都很“准”。

    相较之下,收尸人就差远了,只是搬运工具,毫无水准可言。

    张炎希望能提升麾下收尸人的能力,令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工具人。

    他最初的设想,其实是让收尸人每日收尸,而他坐享其成,以枉死簿吸取其中阴魂,令自己变强。

    然而变强的意义是什么?

    张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已然清楚这个世界的真正底色,独善其身很容易,只要一直苟住,猥琐发育就能逐渐提升实力。

    可遇到老仵作赵川南之后,张炎的想法却悄然改变了。

    赵川南能著书立作,造福百姓,他应该也可以。

    不过如今为时尚早,毕竟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还不够透彻,还不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但这颗种子,已然埋下。

    ……

    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后,赵川南如约而至。

    他沉默寡言,直接来到冷塌面前,掀开白布,依次复验起来。

    张炎依旧在一旁观摩。

    只见赵川南从铁箱之中取出小刀,在腐烂浮肿的尸体各处分别割下一小块,装入了不同小罐之中做好标记。

    灌内有不明液体,将尸块浸泡其中。

    “赵老先生,张某不才,想请教这是何用意?”张炎恭敬问道。

    赵川南的名讳,是他事先从捕快那里打听来的,为了搭上话,可是做足了功课。

    “自然是为了分析尸体之内的细微之处,比如脏腑内的泥沙所属之地,毕竟每段河流所含之物都不尽相同。”

    张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比如接近玉京城的河段,肯定是污染比较多,毕竟皇城长居人口数百万,生活中的垃圾都通过地下管道,流入了运河。

    又比如,若是沉尸河底,尸体上多少会沾染河底淤泥。

    果然,赵川南在一具腐尸的脚趾缝里,提取出了一丝细细的水草,他连忙将之记下。

    “水草……奇怪,这方圆数十里,何处会有这种水草?”赵川南无比疑惑。

    张炎在一旁,是越看越佩服,惊叹不已。

    他原本以为这些尸体都已腐烂浮肿,完全看不出蛛丝马迹,没想到此刻居然还能找到线索。

    在将五具腐烂的尸体都复验之后,赵川南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另外三具疑似淹死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