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十二章 秘密(下)

    “舰长阁下,我们在巴博萨的房间的暗格里找到了这个……”

    程浩连忙上前一步,接过了双手微微颤抖的西克特手中的东西,这是一个不是很大的金属物品,但是这件物品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却让整艘船上的德国军官都不寒而栗,因为这个物品的名字是——恩尼格玛!

    恩尼格玛密码机并不大,尺寸只有34cm×28cm×15cm,如同鞋盒子大小的恩尼格玛却有着异常精细的内部构造。

    键盘一共有26个键,键盘排列和广为使用的计算机键盘基本一样,只不过为了使通讯尽量地短和难以破译,空格、数字和标点符号都被取消,而只有字母键。

    键盘上方就是显示器,当然并不是是意义上的屏幕显示器,只不过是标示了同样字母的26个小灯泡,当键盘上的某个键被按下时,和这个字母被加密后的密文字母所对应的小灯泡就亮了起来,就是这样一种近乎原始的“显示”。

    而在显示器的上方是三个直径6厘米的转子,它们的主要部分隐藏在面板下,转子才是“恩尼格玛”密码机最核心关键的部分。

    因为它会转!这就是关键!当按下键盘上的一个字母键,相应加密后的字母在显示器上通过灯泡闪亮来显示,而转子就自动地转动一个字母的位置。举例来说,当第一次键入A,灯泡B亮,转子转动一格,各字母所对应的密码就改变了。第二次再键入A时,它所对应的字母就可能变成了C;同样地,第三次键入A时,又可能是灯泡D亮了。

    这就是“恩尼格玛”难以被破译的关键所在,这不是一种简单替换密码。同一个字母在明文的不同位置时,可以被不同的字母替换,而密文中不同位置的同一个字母,又可以代表明文中的不同字母,字母频率分析法在这里丝毫无用武之地了。这种加密方式在密码学上被称为“复式替换密码”。

    “不过,他们就算获得了一台恩尼格玛,也没有能力破解吧……”看着程浩有些苍白的面孔,西克特原本自信的语气也变得不确定了起来。

    自从无线电和摩尔斯电码问世后,军事通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无线电通讯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己方接受电文的同时,对方也可“一览无遗”,因此人类历史上伴随战争出现的密码,也就立即与无线电结合,出现了无线电密码,而恩尼格玛之所以可以大放异彩,就是因为它的加密方式。

    西克特有这样的自信,并不是自大,要知道恩尼格玛配备了三个转子,通过一个反射器连接,当第一个转子转过一周,也就是26个字母的连接线后,就会带动第二个转子,依次往下,就有着26×26×26,也就是17576种可能性。

    而且在键盘的下方还有一个连接板连接字母,加密的字母就可以进行交换,这样一来,连接板上两两交换,所构成的可能数非常巨大,一共有着一千零三亿九千一百七十九万一千五百种可能性。

    即使敌人获取了一台同样的机器,它仍旧能够保证其加密系统的保密性。”就算有了一台恩尼格玛,如果不知道密钥的话,想破译电文,就要尝试数以亿亿计的组合,这是不现实的。

    在西克特,不,在德国所有的官兵看来,恩格尼码无疑是安全可靠的,可是来自另外一条世界线的程浩,自然清楚,恩尼格玛早就不可靠了。

    在汉斯.提罗.施密特将操作和转子内部线路的资料卖给法国人后,这一切的局势都发生了变化,觉得无用的法国政府将这份情报送给了波兰人,可是真在为破解恩尼格玛头痛的波兰人如获至宝,并在雷耶夫斯基那天才般的创造力下研制出了可以验证所有转子方向的机器,代号为“炸弹”

    在1933年1月到1938年12月这6年的时间里,波兰人破译了近10万条德国的信息。

    而在二战爆发前夕,波兰人就将炸弹的图纸和复制的恩尼格玛交给了英法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