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章——决战前后

    四月四号,清明节。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山中。晋文公便命人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随后下令放火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烧焦了的老柳树枯木逢春,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小心的折下一条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这便是清明节的来历。

    今天天气晴朗,有风,吹在人身上觉的很惬意。

    黄河客栈,后院。

    初春的早晨空气有一丝淡淡的凉意。

    曲天输的心情很好。

    张振东的心情也很好。

    曲天输道:“大哥,你我这一站,可以说是武林中二十年来最值得畅谈的一站。”

    张振东道:“不错。”

    曲天输道:“这本是轰动武林的一件盛世,然而并没有人知道。可惜。”

    张振东赞同,道:“确实可惜。”

    曲天输笑道:“大哥,要不我们邀请几个人来。”

    张振东道:“你想天下人皆知,人山人海吗?”

    曲天输道:“大哥误会了小弟的意思。”

    张振东道:“你啊,已经够出名的了,若是过了今日只怕会更出名。”

    曲天输还是一个少年,俗话说少年得志,试问哪个人在少年的时候不想出名,天下皆知。

    两人邀请了玉情倾师姐妹三人,青衫书生,老周五人。

    五人知道后,自是一口答应。

    一个是武当派的栋梁。一个是在江湖上风头正盛的绝顶剑客。

    这样两个人之间的决斗,多少年能遇到一次。

    这样的决斗,本该天下皆知,而此刻却只有仅仅五人知道。若是传了出去,天下人都会觉的遗憾终生。

    自己有幸遇到,而且还是被决战的人邀请,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拒绝。

    两人决战的地点在砀山最出名的黄河阔道。

    黄河阔道,风景迷人。两旁梨花如雪,倒影在水中,比在枝头上更吸引人。

    曲天输,张正东,相距三丈,各自看着对方。

    决战已经开始,谁会先出第一招。

    一旁观战的五人恨不得两人立刻打起来。

    心里虽然急,嘴上却没有开口催促。

    一阵风吹来,带着一瓣梨花。

    曲天输的手指动了,他的剑已出鞘。

    这是一把怎样的剑。

    剑出鞘的那一刻,一旁观战的五人不由的楞住了。

    或许这不是一把剑,只是小孩子手中的一件玩具。

    一把竹剑,长不到三尺。

    张振东肩膀一动,他的剑也出鞘了。

    这竟又是一件玩具。

    也是一把竹剑。

    观战的五人再次愣住,这两人用剑怎么都如此奇怪。

    “哈哈哈”。

    曲天输与张振东竟同时笑出声来。

    青衫书生道:“老周,这两个人是在决斗吗?”

    老周看着场中的两人,道:“是在决斗。”

    青衫书生道:“那他们怎么用小孩子用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