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章 陋室夜谈

    “什么?做的局?”掘突一听简直快奔溃了,今天怎么到处都是人在暗中下套啊!感觉就像宫斗剧里的主角,别人的阴谋一个接一个,自己只会扮“傻白甜”!

    “正如会上所言,大周如今内斗不断、外患频繁,天下诸侯大多已失去信心,都在寻找退路。君上作为郑国国君,当然也不例外。天子对此早就有所防备,甚至已经起了杀心。”

    “没这么严重吧?按司马大人所言,诸侯外迁开分店已有虢、申多例,听上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啊?”

    “哎,时势不同了!”内宰大人长叹一声,娓娓道来:“首先,如今姬姜之争已是几百年的事,互相轮换不过是时间问题。君上虽属姬姓,但肩负着郑国一国的命运。因此尽管斗争趋于白热化,他依然没有明确选边站队,为的是将来姜姓再上台不会报复郑国。因此目前姬姓集团冲在最前面的不是声望最高的君上,反而是虢石父这种贪婪谄媚、目光短浅之徒。所以天子和虢石父一直对他不满。”

    “既然君父不愿卷入斗争,那交出权力,禀明心迹,发愿安心回去经营郑国,天子没必要为难吧?”

    “哼,公子太天真了。”内宰大人脸上流露出的轻蔑表情让掘突都不好意思起来。地青就是地青啊,一个平常都不会跟别人交际的货色,就算熟读上下五千年,也玩不来政治啊。

    “我要说的第二个原因就与此相关。虽说都是不满,天子和虢石父的想法还是有差别的。”内宰意味深长地看了掘突一眼:“大周已近三百年国祚,几经动乱,武力大衰,实际上早已不是戎狄蛮夷和地方诸侯的对手。先王盛年之时,朝中还有不少能征善战之士,但经过最近十来年的政治动荡,已经七零八落。那靠谁维持统治局面呢?靠得就是您的父亲!君上是当今天子的亲叔叔,又能目前朝中唯一有赫赫武功之人。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曾率军大败犬戎,在诸侯中威慑力很强,所以尽管他没有站队,姜姓也不敢乱来。”

    “看来君父确实是肱骨之臣,天子应当更加关照啊。”

    “君上在朝确实君臣相亲,可是远离王室到了地方就完全相反了,大周不但无人能抵挡内忧外患,天子反而多了一个镇不住的诸侯!对天子来说,君上这样的人能忠诚最好,要是不忠的话不如除掉!”

    掘突恍然大悟:“怪不得天子会对君父外迁分外敏感!”

    “是啊,天子对君上的态度是观其言听其行,而虢石父就是直接加害了。他治国领军都无能,所以只能靠冲锋陷阵当恶犬来获得天子的重用。上一任姜姓的掌权卿士,就是他协助天子设计扳倒的。要不是您父亲不愿意得罪姜姓集团,他是绝对不能接替卿士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所以外迁这种把柄,就算君上没有这种想法,也会被虢石父诬告的。”

    “我还是疑问,既然天子外强中干,那君父怕他干嘛?既然不信任,我们大可一走了之,反正他也不能把我们如何?”

    “那是还有第三个原因。你知道郑国立国才三十来年,是姬姓诸侯国中最年轻的,国土也小,凭什么能当上这个集团的领袖?靠的就是天子兄弟这层关系,靠的就是朝中握权的便利,老牌的虢、鲁、燕、卫、晋等姬姓诸侯其实都暗中不服。如果君上窝在郑城,失去了这些支持,不但不能发展,还会被这些国家挤兑,只会迅速沦为一个鸡毛蒜皮一样的小国!”

    “确实是这个道理。”

    “现在您能体会到君上的苦心了吧?”

    掘突捋了捋这些乱如麻的线索,小心的总结,生怕又说错:“从您所讲的来看,目前对最有利的状态,就是君父既保持在朝中的影响力,为郑国攫利,同时又不深度卷入朝中的斗争,避免殃及郑国。所以他不积极选边站,也不逃避,选择了目前这种自己最辛苦的状态。”

    “对!”

    掘突不由长舒一口气,这是他穿越过来后第一次说对话,不容易啊。

    “自从废太子姬宜臼出逃之后,朝中气氛紧张,天子生怕君上不再效忠,所以早就广布眼线监控司徒府和郑城了。”

    “郑城?那就说我也被监视了?”

    “是的,所以一路上我不便说这些,因为任何一个侍从、马夫都有嫌疑。”